第23届白玉兰技术论坛重点讨论“全球广电智能化”话题
编辑:passion 来源:科讯广电网
2017年07月07日 13:42:07
2017年6月14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美国国家广播电视业协会(NAB)、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国际高科技文化装备产业基地(TCDIC)、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联合主办,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荟展国际文化设备展览有限公司、上海市电影电视技术学会承办的2017年度“第23届白玉兰国际广播影视技术论坛”(简称IBTC2017)在上海卓美亚喜玛拉雅酒店隆重举行。
本届白玉兰技术论坛上,来自业界知名人士和高层代表就行业最前沿资讯展开热烈讨论,结合发展形势,聚焦热点,同时把脉未来,引领着行业的发展。论坛聚焦“全球广电智能化”,重点讨论了媒体融合、媒体互联网化、广电网智能化、网络制播云平台以及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的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等话题。并对行业热点进行追踪,探讨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大环境下,广电机构将如何采取最新智能科技手段,转观众为用户,增强主流媒体信息公信力,同时提升支撑主流媒体的运营能力等问题。嘉宾、与会代表济济一堂,近400位中外嘉宾参加了论坛;组委会全体成员精心策划了本届论坛,论坛的内容精彩纷呈,受到与会嘉宾一致好评,多家网站、杂志、电视等媒体单位争相报道。
IBTC2017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孙苏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等领导亲临现场并作了致辞和主题发言。论坛主席、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王玮致开场欢迎辞。
IBTC2017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孙苏川作了精彩的致辞。孙司长高度肯定了一直秉承着“传统媒体的节日、行业的盛会、用户的集市”办会宗旨的白玉兰国际广播影视技术论坛所取得的成绩,其作为带有国际性的技术学术交流会,在广电领域具有引领作用。结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充分肯定了广电智能化对传媒业发展强劲的推动力。面对深刻变动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孙司长提出2017年总局着力推进的科技工作包括:加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推动广播电视网络双向化、智能化改造;加速推进全国有线网络整合;全面推进省级、地市级广播电视台高清制播能力建设;推动建设覆盖中央、省、地市的全国广播电视监测监管系统等。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杜百川发表了题为《面向广电智能化的广电之路》的主题演讲。主要对人工智能进行了五大部分的详细解读,分别为:人工智能的定义与现状;人工智能系统的6大主要功能;AI的实际应用;AI的市场分析;AI是新的UI;如何应对AI武装的黑客。杜百川最后表示,如果不具备AI能力,那么广播电视无论在技术上、内容上、还是在商务上、安全上将不堪一击。
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汪建强发表了题为《媒体转型发展与当代技术》的主题演讲。演讲首先介绍了数字媒体与数字方法,并指出传统电视转型当中的基本原理与智能技术有关,他指出,转型的基本原理包含两个方面:其一,大屏的体验性强,直播性能好。其二,小屏电视在人群、地域、时间,三个维度的覆盖上绝对占优,必须将它作为一个重要的阵地。汪建强副总裁强调,未来在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大小屏融合,线上线下融合以及媒体和电商的融合,同时确保存量,循序渐进。
索尼影视国际制作部门副总裁 Wendy Baxter就《观众粘合战略,跨平台数字的收入模式》发表演讲。她认为电视需要驱动创新,改变思考,与此同时技术不只是人们的体验,而是要做有故事的电视,并在此基础上跟技术的部分相关联。
IBM全球大数据分析总监王晓梅以《通过机器学习与认知分析提高个性化内容的消费体验与内容的自动生成》为主题,阐述了媒体内容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一是在认知媒体方面,通过观众的文件和档案和分析,需要理解观众的视角和偏好;二是拥有丰富的内容。三是拥有引擎推荐,能够通过个性化学习提供相应的内容。
在视频方面有颇高建树的华盛顿邮报视频部高级副总Phoebe Doris Connelly与资深制片人、Adobe 产品顾问Jon Barrie分别就各自行业内容的发展进程、现状、创新思路进行了分享演讲。Phoebe Doris Connelly表示,华盛顿邮报是在不断尝试用一种新的创新性的方式来讲故事,而视频是他们找到的一种互动性强,吸引力大的方式。
SMT研发中心总监张韬介绍了SMG科创最新成果,发表了题为《融合媒体跨屏互动的技术实践》的主题演讲,他强调了上海广播电视台以“用户为核心、坚持导向正确智造内容、坚持媒体融合科创转型”的理念,以及SMT坚持以自主性、原创性和创新性为原则的特性,打造了以“广播+、电视+、受众+、信息+”为主干的融合媒体全产业链技术生态体系。
同时,红云融通、新奥特、中科大洋、安达斯、捷成世纪、索贝、中视广信、佰贝科技等单位作为媒体实现终端、软件提供、技术支持的中坚力量,以个案为例,联系当前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对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北京红云融通技术有限公司以《全媒体融合通信云——下一代网络的思考与实践》为题着重介绍了全媒体融合演播室的实际运用,通过功能扩展,使原有演播室具备更强的直播互动能力。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结合实际发展案例,阐述了中央厨房模式在融合媒体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此次IBTC2017,各界来宾结合过去一年的发展历程,对广播电行业未来的走向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对新媒体、人工智能等多方面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相信本次论坛将会对广播电视行业未来的发展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为下一步的转型发展做好战略性、前瞻性的准备。
据了解,白玉兰技术论坛自1986年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22届,目前已经成为上海乃至华东地区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国际盛会之一。白玉兰技术论坛依托长江三角洲经济腾飞、面向华东地区巨大的市场需求,着力于国际新技术的介绍、组织上海与各地同行之间的交流,为国内外广播电视厂商和广电系统各地用户架设链接的桥梁。

本届白玉兰技术论坛上,来自业界知名人士和高层代表就行业最前沿资讯展开热烈讨论,结合发展形势,聚焦热点,同时把脉未来,引领着行业的发展。论坛聚焦“全球广电智能化”,重点讨论了媒体融合、媒体互联网化、广电网智能化、网络制播云平台以及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的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等话题。并对行业热点进行追踪,探讨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大环境下,广电机构将如何采取最新智能科技手段,转观众为用户,增强主流媒体信息公信力,同时提升支撑主流媒体的运营能力等问题。嘉宾、与会代表济济一堂,近400位中外嘉宾参加了论坛;组委会全体成员精心策划了本届论坛,论坛的内容精彩纷呈,受到与会嘉宾一致好评,多家网站、杂志、电视等媒体单位争相报道。
IBTC2017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孙苏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等领导亲临现场并作了致辞和主题发言。论坛主席、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王玮致开场欢迎辞。



索尼影视国际制作部门副总裁 Wendy Baxter就《观众粘合战略,跨平台数字的收入模式》发表演讲。她认为电视需要驱动创新,改变思考,与此同时技术不只是人们的体验,而是要做有故事的电视,并在此基础上跟技术的部分相关联。
IBM全球大数据分析总监王晓梅以《通过机器学习与认知分析提高个性化内容的消费体验与内容的自动生成》为主题,阐述了媒体内容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一是在认知媒体方面,通过观众的文件和档案和分析,需要理解观众的视角和偏好;二是拥有丰富的内容。三是拥有引擎推荐,能够通过个性化学习提供相应的内容。
在视频方面有颇高建树的华盛顿邮报视频部高级副总Phoebe Doris Connelly与资深制片人、Adobe 产品顾问Jon Barrie分别就各自行业内容的发展进程、现状、创新思路进行了分享演讲。Phoebe Doris Connelly表示,华盛顿邮报是在不断尝试用一种新的创新性的方式来讲故事,而视频是他们找到的一种互动性强,吸引力大的方式。
SMT研发中心总监张韬介绍了SMG科创最新成果,发表了题为《融合媒体跨屏互动的技术实践》的主题演讲,他强调了上海广播电视台以“用户为核心、坚持导向正确智造内容、坚持媒体融合科创转型”的理念,以及SMT坚持以自主性、原创性和创新性为原则的特性,打造了以“广播+、电视+、受众+、信息+”为主干的融合媒体全产业链技术生态体系。
同时,红云融通、新奥特、中科大洋、安达斯、捷成世纪、索贝、中视广信、佰贝科技等单位作为媒体实现终端、软件提供、技术支持的中坚力量,以个案为例,联系当前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对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北京红云融通技术有限公司以《全媒体融合通信云——下一代网络的思考与实践》为题着重介绍了全媒体融合演播室的实际运用,通过功能扩展,使原有演播室具备更强的直播互动能力。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结合实际发展案例,阐述了中央厨房模式在融合媒体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此次IBTC2017,各界来宾结合过去一年的发展历程,对广播电行业未来的走向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对新媒体、人工智能等多方面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相信本次论坛将会对广播电视行业未来的发展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为下一步的转型发展做好战略性、前瞻性的准备。
据了解,白玉兰技术论坛自1986年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22届,目前已经成为上海乃至华东地区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国际盛会之一。白玉兰技术论坛依托长江三角洲经济腾飞、面向华东地区巨大的市场需求,着力于国际新技术的介绍、组织上海与各地同行之间的交流,为国内外广播电视厂商和广电系统各地用户架设链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