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依靠推动不同社会之间和谐共处的最终实现

2020-09-09 15:18:5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人类历史发展潮流大势,总结中国自身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承,多次强调要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始终崇尚和谐和睦、友好合作。“和合”理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富有极其深刻的哲学思辨与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与民族性格,是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基础与价值支撑。

人类命运共同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依靠“和而不同”的思想共识

从本质上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一种平等自主、相互尊重的良性关系。个人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小组成元素,在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运作的过程中起着最基础性的作用。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社会历史环境的差异以及语言风俗习惯的差别等等,带来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文化信仰上的差别,孕育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方式、实践认识活动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怎样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合共生,主张和而不同。《礼记》云:“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论语》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论,对于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具有独特的辩证智慧。一方面,和谐并不等于相同事物的简单叠加,其本身也包含着差异和对立,是多样性的有机统一。接受差异,是道德观念上的一种共识,也体现为人与人交往中的宽容与尊重。面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应当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正确理解差异、尊重区别,以消弭隔阂,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另一方面,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应当充分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特征,既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和兼收并蓄的方式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用文化的同一性联结吸纳文化的差异性,也要搭建文化桥梁、摒弃文化偏见,在潜移默化中构筑基于文化理解与认同的新思维,在现实交往与文化传播中形成尊重包容、和睦共处的价值观。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习近平总书记在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以宽广的眼界和深刻的思索在更高层面上积极探索不同文明的相处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要把‘和’、‘合’的传统理念付诸彼此相处之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对不同文明差异性和平等性的生动诠释,也是实现不同文明之间友好往来的必要条件。只有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通过文明对话的形式,各国人民彼此交流借鉴、取长补短,弥合文化差异产生的理念分歧,才能推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和谐。

人类命运共同体内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需要依赖“天人合一”的绿色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天人合一”思想作为“和合”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内涵与意义。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角度看,“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提倡“赞天地化育”“天地万物为一体”,遵循“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人与自然万物皆为同源,天道的自然是人道的根基,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人与自然之间应当是一种相互统一的和谐关系,人作为实践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理应建立在现实的客观存在之上,并且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充分尊重客观现实和规律。“天人合一”思想不仅是传统中国智慧对于主客体关系的深刻思考,也孕育了中华民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化传统和绿色情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提供了基础理念。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人类只有回归自然,才能走出困境。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完备健康的生态空间,也离不开以自然资源为主体的物质资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人与自然的协调合作、和谐共生。无论是发达国家,抑或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主动承担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积极应对全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天人合一”这一传统中国智慧无疑为全球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更好范式。全球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者的高度统一,生产发展是实现生活富裕的条件,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的目的,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则是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所必须依赖的前提和必须坚持的保障,是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天人合一”所强调的正是人与自然有机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这不仅是基于对自然规律更深层次的把握,更是人类实现永续发展的追求和理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化与融合。以自然之道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是中国“和合”智慧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的新方案。

立足于全球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在世界范围内要树立“天人合一”的绿色生态理念,在更高科技水平和意识观念层面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在公平、共担原则基础上开展应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国际合作,构建全球生态治理新体系,形成共同商议、共同保护、共同管建的新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当前,只有世界各国自觉树立起“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绿色生态观,积极推行生态环境变革、建立严格长效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成为可能,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才能成为现实。

人类命运共同体内部不同社会之间的和谐,需要秉承“合作共赢”的价值追求

当今世界,人类处在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贸易保护、资源封锁等有碍世界经济合作的“逆全球化”现象不断出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不能独善其身,而应该兼济天下”。面对全球化困境与安全威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为解决今天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周易》的“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强调要达到“太和”境界,赋予作为天下之大道的“和”以普遍的必然性与规律性;《中庸》的“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把“和”作为通达天下之“道”;《论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则蕴含着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美好期许。人类是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战胜危机的人间正道唯有互相支持、团结合作。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必须秉承“协和万邦”“和衷共济”的价值理念。坚持对话协商,构建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才能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秉持“合作共赢”思想,坚持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才能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秉持“共建共享”观念,树立共同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才能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边机制、更加积极的区域合作,需要的是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这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

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筑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普遍安全的和谐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倡议。共建“一带一路”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和助力引擎,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传统文化理念,是中国理念对世界的贡献,目的是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6月18日在给“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的书面致辞中所指出的:“我们愿同合作伙伴一道,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计利当计天下利”。“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各国要求加快发展的愿望,秉承“合作共赢”的价值追求,实现各国战略对接、优势互补,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实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提供了独具中国智慧的全新范式,必将有力推动不同社会之间和谐共处的最终实现。

总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深刻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同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合”理念强调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战略思想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不同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这一理念为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标签: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经济上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