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日前集中开工329个新型城镇化项目,投资规模逾千亿元。据该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贵州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重点聚焦了新型城镇化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和安全需要,进一步推进城镇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和公共安全设施提标扩面。
笔者发现,这些项目针对性强,大多数都瞄准了城镇发展的短板,将为贵州提升城镇品质、做强城镇经济提供有力支撑,可谓正逢其时。
近年来,贵州省深入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城镇规模加快壮大、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城镇环境明显改善,既改善了民生,提升了市民居住环境水平,也有效拉动了经济发展,有力带动了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贵州的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在规模、质量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还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省会贵阳的首位度不高,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火车头”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又如,城镇公共服务欠账不少,医疗、教育等资源供给跟不上规模扩张速度;再如,城镇与乡村的联动不充分,城镇对乡村的辐射作用不强,没有形成各展所长、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等。
正因如此,贵州的城镇化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要在特色和品质上下足功夫。
新型城镇化既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可以预见,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为稳增长带来更多新动能。贵州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做好“山”的文章,形成自身特色。贵州多山坡少平地,山地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92.5%,受地形限制,其城镇化不能“摊大饼”,只能“蒸小笼”,须全力用好山水、田园、乡村资源,建设山水城市,打造田园小镇,经营美丽乡村,在“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上下功夫,做靓城镇的“颜值”。
同时也要看到,新型城镇化并非一味提升城市人口数量,也不是单纯的扩大城镇规模,归根结底是要不断增强在城镇生活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城镇建设不能不顾实际地贪大求快,一哄而上、盲目扩张,要把“人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来”的问题想清楚、弄明白,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到未来一段时期发展的需要,着力提升城镇的基础设施品质、居住品质、基本公共服务品质、生态环境品质、社会治理品质,提升城镇“气质”。
标签: 在特色和品质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