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很特殊,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非常大;二是有一定封闭性,跨国公司来后都有点水土不服;三是移动设备市场是一个开放市场,手机不仅能通过运营商销售。这三个特点,决定了一家全能型公司在中国一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小米的成功模式主要有三条:第一,零费用的营销成本;第二,零费用的渠道成本;第三,零库存的预购模式。而这正是小米粉丝经济的主要特点。
初期市场营销坚持少花钱甚至不花钱,才能看出产品对用户真正的吸引力。产品完成后,不要着急,先坚持在一个小规模的用户群中试用,听听用户反馈。
大规模的推广会带来如下的两个问题:一是投入大量市场费用后,用户期望值很高,如果产品不完善,很容易引起用户的负面情绪,为以后的推广留下了隐患。二是大规模市场推广得到的测试效果不准确。如果产品不完善,甚至需求选择有问题,会被数字掩盖。当推广费用停止后,用户量不增长甚至下滑,再改就来不及了。
过去几年成功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其实在市场营销上花的钱都非常少,但这些公司在市场营销上花的精力并不少。
雷军最关心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产品是否做好;第二,用户是否满意;第三,在做产品的过程中简化库存的压力。
“我们不是做产品,我们是做用户,做社交网络。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式发生了改变,产生了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络,人与公司、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化,你可以把小米公司理解这样的社交网络公司。”雷军说。
小米掌握了互联网手机的核心打法:1.电子商务的威力。2.社交媒体的威力。3.把手机当电脑做。4.发动群众运动做手机。5.粉丝经济。这些总结为一点,就是雷军所说的:小米销售的是参与感。这才是小米秘密背后的真正秘密。
如何能让“与米粉交朋友”落到实处,小米的做法就是把它变成一种文化,变成一种全员行为,甚至赋予一线以权力。
比如,小米给了一线客服很大的权利,在用户投诉或不爽的时候,客服有权根据自己的判断,自行赠送贴膜或其他小配件。另外,小米也非常重视人性服务。曾经有用户打来电话说,自己买小米是为了送客户,客户拿到手机还要去自己贴膜,这太麻烦了。于是在配送之前,小米的客服在订单上加注了送贴膜一个,这位用户很快感受到了小米的贴心。
小米社区,每天吸引300万人访问,随时提出各种建议。吸纳建议后,小米每个星期出一个操作系统新版。比如,很多粉丝打电话,问能不能做个只接通讯录电话的功能?后来,小米就有了这个功能。再比如,有一位领导说他的电话要24小时开机,但晚上12点一接电话就睡不好觉。后来,小米就设置了VIP电话,只有VIP能24小时都打得通。
雷军曾经拿出100万元征集小米手机壁纸,收到几万张图片,公司为此专门建立了筛选系统、招募专业评委,一张张地遴选参赛图片。为了这张能让“90%的人都喜欢、没有人不喜欢”的壁纸,小米还购买了几万张图片,几十位设计师被折腾了将近两年……
Instagram被Facebook用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只是一家13人的小公司做的图片分享应用,只花了2年时间就发展了5000万用户、卖了10亿美元。Instagram不是iOS上的第一款照片分享APP,甚至不是第二款或者第十款。是什么让Instagram能值10亿美元?说白了,Instagram真正与众不同的是,把易用性做到了极致。十几种滤镜效果,一键分享,社交元素,让用户在手机上分享图片非常简单方便。
小米的客服,在北京能比同行平均工资高30%,雷军说:“如果我不能对员工好,员工怎么会对我们的客户好呢?”
小米各个部件的生产厂家全部是世界一流工厂,从目前的返修率来看,小米远远低于苹果手机。在数以百万计的销量出现时,小米内部举办了售后服务攻坚战的总动员。
到2013年2月,小米公司在全国布局的“小米之家”达到29家,并在全国250个城市,设立了440个特约售后服务网点。与此同时,小米手机的电话客服,已经做到了440个专职客服坐席,客户电话的接通率超过了90%。在布局“小米之家”的基础上,小米手机还采取了其他辅助措施。一方面,小米手机利用运营商渠道,建立了退换货网络;另一方面,小米手机进入爱施德全国售后服务网络,向用户提供覆盖28个省市的售后服务体系。
在雷军的策动下,小米手机还对此前影响较大的一些个案,采取直接派员与消费者见面道歉、更换新机等补救举动,竭尽全力争取消费者的同情和谅解。同时,对小米手机在服务环节上所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安排专人在论坛发布有针对性的公告,起到了尽快消除负面影响的作用。
雷军用“超越用户想象”这六个字来激励自己做小米。为了实现这六个字所营造的境界,雷军确实费了不少脑筋。雷军和他的小米团队,一直追求着能够让自己的产品,给手机消费者带来惊喜。实践中,小米确实做了很多超预期的事情,小米手机的每代产品,都追求比三星和HTC更加完美。
为了减轻压力,雷军还非常聪明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地减少“米粉”们对小米的预期。每次研发一款新型手机时,雷军都会要求他的研发团队,做到低调再低调。雷军说,如果大家事先知道我们的团队在研发新手机,期望值就会增高,如果大家事先不知道,效果就一定不同了。
小米制造了一款移动电源。移动电源是一个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但是每个人都需要。小米用LG、三星的最好的电芯,跟苹果用的工艺是一样的。就这么一个产品,10400毫安的电池,最后小米卖69元人民币。大家惊呆了,小米的目标就是做高品质的东西,并且卖得足够便宜。这就是小米的模式。
小米的产品,并没有达到颠覆的境界,但是,小米却依靠细节的微创新,真正解决了消费者的痛点,并成为消费者的关注点。
“饥饿营销”一度是小米的营销法宝。小米每发布一款新手机,都选择几轮限量发售,以抢购的方式,来销售手机产品,而且每次销量都相当惊人,好多用户几次抢购都买不到。而大批黄牛趁机囤积产品,在线下加价销售,一些买不到的消费者没办法,只有从黄牛手中高价购买,而比较理性的消费者则放弃小米另寻替代品。
雷军感到,解决小米“期货手机”的根本问题,在于供应链积累的资源够不够,对供应链管控能力强不强。
在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型阶段,高端手机的元器件已成为稀缺资源,其产能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之下,高端手机的元器件资源会向两个方向倾斜:一是产量足够大的企业,如苹果、华为等企业;二是与供应链的合作关系,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长期的合作。
雷军说,功能手机时代,中低端元器件供大于求,而且元器件的生产制造相对简单,门槛低。而进入智能手机时代,手机的创新首先就是上游元器件的创新。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迅速扩大,需要整个产业链的配套,手机硬件越来越高端。但整个供应链体系,远远跟不上终端市场的发展,造成智能手机产业都在做期货的问题。
雷军创办小米有几点经验。第一,要下功夫把产品做好,用完美主义的精神把产品做好。第二,要相信用户,相信用户口碑。一个超级忠诚的用户,能带来非常多的用户。第三,把用户当人看,不要把用户当作数字看。因为每个人自己都是用户,把人们想的单纯一点后,你会发现,事情其实就是那么简单。只要下功夫了,能做好,用户是买账的。
标签: 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