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特尔、英伟达、ARM等半导体公司频频登上头条,一大背景就是令人咋舌的巨额收购。
今年7月以来,ADI宣布收购Maxim(约210亿美元)、英伟达要拿下ARM(约400亿美元)、AMD要买下赛灵思(约300亿美元),SK海力士拟将英特尔的闪存业务(约90亿美元)收入囊中,仅这四大半导体收购计划,总交易额就已经高达1000亿美元。
当然,交易能否最终完成,还需要多国监管部门的批准,最终结局还需等待。但是半导体的并购整合还在继续,2019年有所回暖,2020年似乎要迎来新高峰。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C Insights的报告,仅仅是7月和9月的并购协议,2020年就至少成为半导体并购历史上的第二大年份。而半导体并购曾在2015年达到顶峰,当年30笔交易的总价值为1073亿美元,其次是2016年,但由于有大型并购交易没有成功,导致最终价值降低至598亿美元。
随后逐年降低,直到2019年,前八个月约达成了20个并购协议,总价值约280亿美元,高于2018年全年的259亿美元,接近2017年全年的数据。
今年下半年,并购势头更加凶猛,并且参与的主角基本是一线大厂。尽管疫情之下全球半导体下滑,但是收购趋势仍在持续,也将对市场格局带来巨大的影响。事实上,此时的收购协议也是上半年、乃至一年多前就开始商谈,恰好落在疫情趋缓的时间点,而从各方抉择来看,半导体巨头们或买或卖,主线都在于强化专业能力,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四大收购上演攻防大战
10月20日,SK海力士和英特尔双双宣布,SK海力士将以90亿美元(约合601亿人民币)收购英特尔NAND闪存及存储业务。一方面,SK海力士攻城略地的态势十分明显,将主业存储芯片再次强化,来巩固行业地位。若将英特尔NAND闪存业务收入囊中,SK海力士的NAND闪存将稳坐全球第二,和其DRAM的排名一致,仅次于三星。
与SK海力士类似的是,模拟器件大厂ADI收购竞争对手Maxim后,继续企稳全球模拟第二的位置,根据IC Insights 2019年全球模拟IC销售统计数据,位列第二的ADI市占10%,位居第七名的Maxim市占4%,两者相加后,减少了和第一名TI(市占19%)的差距。
对于英特尔而言,此番出售既可以摆脱亏损,又可获得90亿美元的现金,还值得注意的是,出手的大连晶圆厂,是英特尔在中国最大的晶圆厂,在中美科技摩擦之下,巨头英特尔或多或少也面临政治侧的压力。当然,从英特尔的整体策略来看,加码CPU主战场、剥离非核心业务是重心。
一位半导体资深分析师向21Tech表示,半导体已经是高度成熟的产业,获利表现不佳,不如快速切割出清,调整业务体制,路才能走的长久。
几年前,英特尔也曾发起大举收购,FPGA、AI、汽车等赛道,撒下重金涉足,然而,没想到这两年英特尔主阵地受到挑战,新兴市场又不断被蚕食。眼下,英特尔开始收缩战线,重整业务线,专注主线,呈现防守的姿态。
英伟达则高歌猛进,去年收购Mellanox后,今年满心期待地计划收购ARM。这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若不是软银经营不善,ARM也不会被抛掷到市场中。若有了ARM,在算力上狂奔的英伟达获得强大助力,围绕着生态继续做算力提升,在PC、服务器、手机端都将占有一席之地。以英伟达为代表的美国的算力体系更加的全面和稳定。
从英伟达和英特尔的一买一卖,可以看到两者一攻一守。近年英伟达凭借着AI节节胜利,英特尔有所应对,但是两拳难敌四掌,对手还在野蛮生长。玩世不恭的“游戏男孩”黄教主在GPU主阵地上打开局面,在PC和云业务上愈战愈勇,这何尝不是专业主业制胜。
虽然英特尔仍是半导体界的霸主,但也难以一手遮天。英伟达之外,再看AMD,长期以来AMD在CPU和GPU领域双栖作战,此番发起对赛灵思的收购,可以看出AMD欲多样化经营,并在算力上的整合,很明显AMD想把步子迈得更大一些。但是,多位半导体业内人士向21Tech记者表示,并不看好AMD的整合,比如,AMD和赛灵思两家企业的文化差异大,产品结构不同,收购后可能现金流紧张,研发资源将如何分配,整合后能否有利润贡献等等,都是挑战。
总结而言,高昂的收购计划折射着巨头们的攻守策略,英特尔固守大本营,英伟达全军出击,AMD绝地求生,SK海力士和ADI扩张市场份额。
并购回温背后
那么,为何企业们会在2020年有如此密集的大并购?
首先从大环境看,今年疫情、中美摩擦给半导体行业蒙上了阴影,芯谋研究报告指出,需求端的下降,将导致2020年全球半导体产值下降7.34%到3913亿美元。在面对多种不确定性、周期动荡的情况下,企业也会采取抱团、买卖来保持自己在产业链中的生态位。
其次从整体的市场状况看,前述分析师谈道:“并购是为了追求成长,目前全球半导体是稳定的行业,当然中国半导体行业例外,中国市场还在持续成长。但是预计快则三年,慢则五年,中国半导体行业也会开始有不少收购案。比如因为科创板的关系,不少公司会有更多的资金,国际并购之后,中国并购案会陆续上演,中国也会开始进入优胜劣汰的阶段了,会从芯片设计行业开始。”
在市场稳固、成熟的情况下,国际巨头们通过整合的方式来扩大经营规模,半导体行业研发技术投入高、壁垒高,并购也是有效率的拓展方式。
再者,值得注意的是,半导体企业之间的收购更像是产业内部的整合,在产业内部进行技术的流转,不像手机这样的产品,具有互联网性质,往往赢者通吃,但半导体可以术业有专攻,在专业的领域有所建树可以在产业链中获得一席之位。而从今年的收购标的们来看,巨头们的方向基本一致,都在寻求主航道的专业化。
比如从英特尔的举措来看,前两年的四面出击,到现在剥离非核心业务,在CPU领域更深一步,今年还更新了PC端CPU的架构;英伟达近年的两次收购则是紧紧围绕着云、数据中心等相关业务;AMD还是在增强自身算力版图;SK海力士和ADI更不用说,在原本就强悍的存储、模拟芯片领域上更上一层楼。
不论收购、剥离的对象是谁,更重要的是如何产生更好的效益,而在越来越专业化的业务布局过程中,半导体企业或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地位,英伟达、TI都是经典的案例。
此外,从需求侧看,当前的新兴应用市场上,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边缘计算到工业物联网等等领域,正迫切地对底层的算力平台提出新需求。CPU、GPU、FPGA、ASIC芯片的各种组合将在多场景中发挥应用,因此芯片巨头们通过收购相关企业来强化计算能力。
再纵观今年如此大规模的收购,你会发现,玩家们还是英特尔、英伟达、AMD等耳熟能详的公司,儿时的记忆到现在,还是儿时的记忆,一方面可见半导体市场稳定性远高于经常消失品牌的手机行业,不同于手机讲品牌和运作,半导体必须拼技术和研发;另一方面,中国的半导体企业还很少参与到全球的整合当中,今年的收购大战,更像是欧美韩系企业的内部竞争。
标签: 半导体收购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