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成果练兵 自主研发训练新装备

2021-06-29 09:38:53

初夏的西北某地,一场特殊的发射演练正在上演。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演练场地既不在地下“龙宫”,也不在野外训练场,而是在火箭军某导弹旅科技革新室内。官兵操作的也并非实装,而是该旅技术室3位高级工程师牵头负责研制的最新成果——某新型装备发射阵地模拟训练器材。

让人称奇的是,该旅技术室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研制出该模拟器材,并迅速将其投入练兵训练当中。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耗时短,并不意味着研制难度小,而是该旅长期以来将创新之举不断向训练一线延伸、技术人才建设与战场相连所取得的成果。

自主研发训练新装备

“发射流程进入5分钟倒计时,电源指示灯异常……”操作手报出相关故障。听到故障报告,担任技术把关的该旅高级工程师张学武并没有惊慌,而是面露喜色地快速测试相关数据。

出现故障,怎么还面露喜色?面对记者的疑惑和追问,张学武道出了其中的“玄机”。原来,这种发射阵地模拟训练器材的特点之一,就是高度仿真,能够完全模拟新型装备的特情故障,刚刚发生的情况恰巧印证了这一点,这说明科研项目达到了预期效果。

时针倒拨至两个月前。一天下午,时任旅长段聚兴将技术室发射小组组长樊家鹏、技术小组组长张学武、创新小组组长苏德伦请进办公室后,向他们3人问道:“部队即将担负值班任务,可新型武器装备难以保证官兵反复操作使用,你们能否在两个月时间内研制出一套发射阵地模拟训练设备?”

这3人号称旅队技术室的“三驾马车”,是该旅新型装备发射阵地、技术阵地、软件开发的总负责人,曾为旅队新装备快速形成战斗力立下汗马功劳。但要在这么短时间内研制出一套全新的发射阵地模拟训练器材,谈何容易?

“你们要是实在不行,我们只好高价请厂家……”非常清楚这3人技术能力的段聚兴,采用了激将法。在该旅转型之初,曾遇到过相似的困境。由于新装备短期无法定型,部队又急需装备训练,旅里决定向厂家定制一套技术阵地模拟训练器材。不料一番咨询过后,定制不但价格高昂,完成时限也和装备定型时间相差无几。

人可以等装备,但战斗力建设不能等。该旅决定自主研发一套技术阵地模拟训练器材辅助训练。这个担子,自然而然地落在了长期跟踪新型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试验的“三驾马车”头上。作为负责人,他们倍感肩上责任重大。

“当时真的是一无所有,没有经验,没有先例,没有数据材料……”他们告诉记者,但他们并没有气馁,而是根据专业划定职责,将制作流程分为软件、硬件、技术开发3个环节,采用流水线式作业,相互搭台、协同配合,利用赴厂家跟训及执行任务期间收集的试验数据,采取逆推方式,最终形成一条完整的“数据链条”。

编写协议、焊接管线、测试流程……那段时间,3人就像高速旋转的陀螺,一个星期难得睡上一次囫囵觉。经过半年集智攻关,终于研发出第一套技术阵地模拟训练器材,填补了旅队无器材可用的空白,节省资金近百万元,并捧得2019年度火箭军“三小”革新竞赛金杯奖。

营造优胜劣汰的干事氛围

有了先前成功的基础,就有迎接挑战的底气。

这一次,3人虽感“压力山大”但信心十足。他们谨慎处理每一个环节,加强研发装备的衔接,终于赶在时间节点前,将装备交付部队。这两次装备研发成功的经历,也彻底让技术室的“三驾马车”在全旅上下和兄弟单位出了名。

“除去仿真外,这套发射阵地模拟训练器材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便携,其中最大的设备也就和一台电子琴差不多大,三四个人就能抬走。”张学武告诉记者,这是为了满足部队随时转进演练操作的需要,而为实现这些要求,他和技术室的另外两位高级工程师想尽了办法。

该旅装备是国之重器,是未来战场上的“杀手锏”,系统结构复杂、科技含量高、协同操作难度大,对技术干部技术把关、处置、决策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严格要求,特别是对专业组长的综合能力素质要求更是苛刻。

该旅领导介绍,早在技术室改建之初,他们就着眼发挥新体制编制的最大优势,在广泛听取基层官兵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采取个人申请、资格审查、理论笔试和面试答辩等相结合的方式,对技术干部专业能力、现实表现等进行严格把关考核,营造优胜劣汰的干事氛围。

苏德伦、樊家鹏、张学武是该旅经过考察精心挑选出的佼佼者。以张学武为例,作为地方大学生入伍,他曾任排长、连长、副营长等职,虽然在每个岗位上都干得不错,但由于性格内敛,他更倾向于干技术工作。考核调整后,张学武不负众望,在新装备跟踪研试期间搜集整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官兵提升操作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持。

严把“入口”,更重培养。近年来,为打牢旅队各层级技术人才建设基础,该旅结合新装备定型列编、两型混用到全面转型,制订了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采用阶梯分层的方式,将人员按照能力层次划分为3个梯队,分别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每月进行考核排名,成绩计入年底综合评定。

在此基础上,该旅还积极与上级机关、地方厂家、科研院所、航天部门等联系,构建技术人才代职培训、任务跟训、厂家带训等专业培养模式,每年选派优秀的专业骨干赴厂家跟岗见学。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参与专项任务,在实弹发射一线淬炼过硬本领,提高专业素质。

在训练一线寻找最优解

“苏德伦、樊家鹏、张学武3人都有代职经历,多次执行重大任务,这些是他们撬动创新大门的重要支点。”该旅领导介绍,在不久前的一次实弹发射中,张学武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与任务经验,在发射倒计时关键时刻,成功排除一起故障,避免了发射任务失败。

近年来,该旅多次执行重大任务,并以此为牵引,培养出大量有实践经验的宝贵人才,张学武等3人更是通过这些任务,积累了上万份理论资料,编写出24本导弹专业教材、操作规程,为部队提供了完整的发射流程把关方案。

更为可喜的是,科研人才的创新之举还向着训练一线不断延伸。

谈起这些年的成功经验,樊家鹏坦言:“过去,不了解的人都以为我们只是坐在办公室内摆弄仪器、研究数据。其实我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训练一线,和官兵一起创新训法战法,解决出现的故障问题,我们在切磋问答中共同寻找最优解。”

发射三营四级军士长苏本磊,是中心控制台操作号手,经常与高级工程师们和技术人员打交道,他深有体会地说:“我们旅的高级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都没有什么架子,对大家的提问不仅有问必答,还个个态度和蔼特有耐心,所以大伙都特别喜欢提问,在训练场上养成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好习惯。”

“每次解决的问题我们都会收拢归档,定期召开研讨会,将相关内容分享给大家。”苏德伦介绍说,近年来他们累计召开了50余次研讨交流会,通过梳理总结编写出15本导弹教材。

科研与训练融入得越深,人才建设的效果就越好。这些年,正是在技术干部与一线官兵的良性互动中,该旅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底子越积越厚,各个战位储备了较为充足的专业骨干,并为两支新组建部队输送种子人才上百名,成为一支名副其实的“种子部队”,为火箭军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标签: 创新 成果 装备 练兵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