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北斗之父孙家栋曾说过,“天上好用,地上用好”。这句话的主体,指的便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由于距离、环境传播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卫星导航系统要想在太空中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离不开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一般来说,通过基准站接收和分析处理,北斗卫星单点定位精度可提升至厘米级甚至毫米级。为了提高用户的定位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得到了大规模的建设和应用。
01基准站是什么?
一般来说,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是指对卫星导航信号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并通过通信设施将观测数据实时或者定时传送至数据中心的地面固定观测站。“连续运行参考站”“连续运行跟踪站”“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等都属于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
02为什么要建设基准站?
基准站可对卫星导航定位信号长期连续接收和分析处理,可消除卫星导航系统自身和卫星信号传输误差。当基准站建成一定的规模,便可构成服务系统,向用户提供实时厘米级、事后毫米级的定位服务。与此同时,丰富的基准站数据也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进步,包括提高卫星精密定位和定轨精度、促进PPP和PPP-RTK技术发展等。
事实上,随着北斗的建设,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在技术体系、建设规模、服务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现如今我国的基准站可为自然资源、智慧城市、交通运输等生活领域提供高精度的空间位置信息服务,直接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卫星导航定位基站有如此大的作用,为什么没有看见我国在国外建站的新闻,特别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的这样一个时代。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也有提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看看:
03我国建了多少基准站?
时间回到1992年,我国开始建设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到今年,已经有了近30年的建设历史。
2020年7月31日,我国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全国各地再一次加快了卫星导航基准站建设的步伐。尤其在电网行业,就如国家电网前段时间公布的“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其中之一便是电力北斗。根据计划,国网在2020年底完成了建设1200座电力北斗基站的任务,并将具备在全域范围内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定位服务。
实际上,自北斗二号系统开始建设起,,我国的基准站建设与应用就已经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而随着近年来物联网、5G等新兴领域对位置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更多的基准站建成或是在规划当中。据统计,我国已建成基准站超过1万座,另有1.2万座在建或规划中。这些基准站的服务应用领域,涵盖了自然资源、地震、气象、交通、电力、铁路等多个行业。
04基准站有何用?
目前,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提供服务。
其中,测绘领域是基准站传统应用领域,为大地测量、城市测量、国土勘界、变形监测、规划勘测等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基准站提供的高精度位置服务推动了北斗应用进入到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服务等领域,并形成了“北斗+”和“+北斗”的趋势。
公众位置服务结合移动通信网络和定位技术,向社会大众提供高精度定位增值业务,,提供你在哪里(空间信息)、你和谁在一起(社会信息)、附近有什么资源(信息查询)等功能的服务。大众服务广泛应用在交通、物流、医疗、生活等领域中,如:地图服务、日常信息服务、导航服务、儿童安防、餐饮信息等。
虽然我国的基准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行业标准等原因,当前我国各地,甚至是各行业的基准网都是独立运行的,这对于整体的建设而言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状况。因此未来基准站要想进一步的发展,跨地区、跨行业、跨网络的基准站联网必不能少,这也是未来的大趋势。
标签: 卫星导航基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