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代阻燃剂(HFRs)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塑料、电子产品、建材等物品的人工合成类有机化合物,它会影响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目前,一些新型替代品,如溴系阻燃剂(BFRs)十溴二苯乙烷(DBDPE),以及德克隆(DPs)的生产与使用开始增加,并在环境中不断检出。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员唐建辉团队基于长期连续监测,揭示了渤海HFRs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源汇过程。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环境污染》。
研究人员围绕环渤海HFRs的源汇过程,通过分析2013~2014年间渤海多环境介质(河流水和河流沉积物、海水和海洋沉积物)中HFRs的分布特征,利用多环境介质质量守恒箱式模型(MBMBM),模拟了恒定输入情况下渤海HFRs的浓度变化趋势,并估算了稳态情况下渤海HFRs的源汇收支等。
对BFRs而言,十溴二苯醚(BDE 209)和DBDPE为两种主要的污染物,且在环渤海区域均处于较高污染水平。而且,渤海水和沉积物中BFRs的高值区均在莱州湾和黄河口外,除受莱州湾近岸输入影响外,黄河口外高浓度的悬浮颗粒物和高沉积速率等水动力条件都是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素。MBMBM模拟和实测数据均表明渤海海水和沉积物中BDE 209的浓度呈逐年降低趋势。
对于DPs来说,在环渤海河流水体中的浓度水平较高,但在沉积物中的浓度水平较低,推测其主要原因是采样期间DPs的大量使用排放。海洋中DPs浓度水平较低,其分布受近岸输入和水动力条件共同影响。MBMBM模拟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在保持现有输入量不变时,渤海水体和沉积物中DPs浓度呈逐年增加趋势,且其到达稳态的时间分别为11和17年。
唐建辉团队进一步分析了2017~2018年环渤海和北黄海36条主要河流中BFRs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BDE 209是最主要污染物,其平均浓度比DBDPE高一个数量级。同时,与河流相反,在渤海水体和大气中,DBDPE的浓度都显著高于BDE 209。水体中的HFRs呈现出冬季浓度高、夏季低的明显特征,大气中HFRs则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