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纸公司董事长的离任公告,给原本就处于股权变更事项中的泰达宏利基金再添新的“波澜”。9月23日,泰达宏利基金发布公告称,董事长刘轶因工作调动原因离任,由总经理傅国庆代任该职。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刘轶自担任董事长一职至今不过一年的时间。值得一提的是,刘轶还是泰达宏利基金大股东天津市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达国际”)的董事长,而泰达国际此前拟转让其所持有的泰达宏利基金51%股权。事实上,作为国内首批合资公募之一的泰达宏利基金,成立至今已有19年。然而,成立至今先后6次的股权易主下,其业绩却未能有突出表现,且非货币管理规模也难比肩“同级生”。
任期不足一年董事长宣告离任
9月23日,泰达宏利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刘轶因工作调动原因离任,由公司总经理傅国庆代任董事长一职。此外,相关公告也并无刘轶转至公司其他工作岗位的说明。
公开资料显示,傅国庆自2006年10月加入泰达宏利基金(原泰达荷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自2020年5月至今担任泰达宏利基金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经营管理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离任的董事长刘轶从上任至离任尚不足一年。公开资料显示,泰达宏利基金前任董事长弓劲梅因工作安排于2020年9月29日离任,同日,刘轶成为泰达宏利基金新任董事长。但任职至今不到一年,刘轶也因工作安排离任。
另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刘轶当前也是泰达宏利基金的大股东泰达国际的董事长。据悉,泰达国际、宏利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利投资”)当前分别持有泰达宏利基金51%、49%的股权。
公司股权更迭频繁
在业内人士看来,董事长的离任公告也不禁令人想起3个月前关联泰达宏利基金的一场股权转让事宜。据悉,今年6月30日至7月27日期间,泰达国际曾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以17.58亿元的底价挂牌转让其所持有的泰达宏利基金51%股权。
彼时就有市场消息猜测,泰达宏利基金的二股东——宏利投资或将成为此次转让的受让方,相应地,泰达宏利基金有望成为又一家由外资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公开资料显示,宏利投资成立于1994年,是宏利金融(ManulifeFinancial)旗下企业。宏利金融是全球主要的金融服务集团,总部位于加拿大多伦多,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为个人和团体客户提供财务保障和财富管理的产品和服务。
但有关上述股权转让的受让方信息并未被披露。截至当前,泰达宏利基金也并未发布公司股权变更的公告。对于上述股权变更的进展,以及前述高管变动是否与公司股权变更事项有直接联系,北京商报记者发文采访泰达宏利基金。公司方面表示,前述高管变动属于正常变动,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所有的经营活动都会严格按照公司的规则制度和完整的流程制度开展。
据官网信息显示,泰达宏利基金成立于2002年6月,是中国首批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注册资本1.8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自成立至今,泰达宏利基金已经历6次股权变更,公司名称也数度变换。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6月,由湘财证券、山东鑫源控股有限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和新疆证券4家机构共同设立的湘财合丰基金宣告成立,在此之后,2004年至2010年期间,该公司共出现5次股东名单的变更,湘财合丰基金也一路更名为“湘财荷银基金”“泰达荷银基金”和“泰达宏利基金”。而其最新一次的股权变更为2018年12月,泰达宏利基金的股权结构调整为泰达国际、宏利投资分别持有泰达宏利基金51%、49%的股权,此次变更后,泰达宏利基金的股权结构持续至今。
旗下产品业绩平平
某资深市场研究人士评价道,“泰达宏利基金的股权变更可以说是首批合资公募中变更最频繁的一家公司。而股权频频变更的原因,可能与公司产品业绩不佳等情况有关”。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在泰达宏利基金旗下数据可取得的71只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中,仅22只产品的年内收益率跑赢同类平均,占比达三成。其中,在49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仅15只的年内收益率跑赢同类平均;而在22只债基中,也只有7只产品跑赢同类平均。
具体来看,目前泰达宏利基金旗下表现最佳的产品为泰达转型机遇股票A,截至9月22日,该产品的年内收益率为74.47%,跑赢同类平均64.8个百分点;除泰达转型机遇股票A,泰达宏利基金旗下还有4只产品的年内收益率超50%。但与此同时,也有17只基金的年内收益率跑输同类平均,其中泰达宏利绩优灵活配置混合的年内收益率为-19.08%,在同类1998只灵活配置型产品中排名第1995名。
若拉长时间至近一年来看,泰达宏利基金旗下仅2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实现收益率翻倍,但同时也有3只主动权益类产品的近一年收益率为负;同期,仅有27.66%的主动权益类产品以及36.36%的债基近一年收益率跑赢同类平均。若从近三年来看,则有14只产品的收益率实现翻倍,主动权益类基金、债基近三年收益率跑赢同类平均的比例分别为33.33%、23.53%。
从管理规模来看,截至二季度末,泰达宏利基金的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为401.57亿元,在全市场数据可取得的156家基金管理人中排第63名,为其近三年来的新高。若对比同属首批合资公募的最新非货币管理规模来看,泰达宏利基金的表现并不算出色。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与泰达宏利基金同年成立的合资公募还有国投瑞银基金,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国投瑞银的非货币管理规模为774.98亿元,在全市场中排名第43名。而成立于2003年的合资公募如景顺长城基金、海富通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等的最新非货币管理规模也均在泰达宏利基金之上。
前述研究人士直言道,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外资股东方的优势不明显,导致公司没发展起来,而其依靠的外资股东的力量也并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
对于泰达宏利基金而言,多事之秋当前,如何才能扭转现状?华南某公募高管表示,“目前基金公司的头部效应越来越强,中小型机构发展举步维艰,渠道优势也相对较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多挖一点人才,把产品业绩做好,这样规模才可以做起来。如果新股东能够带来资源,给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帮助,也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
(北京商报记者刘宇阳李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