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新闻发布会,相关人员介绍了我省贯彻落实省科技创新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具体举措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坚持“两手抓” 实现“五个突破”
9月22日,省科技创新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研究通过了《关于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郑州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河南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大学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双一流”创建工程的意见》《关于提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工作方案》《河南省科创资金保障办法》等。
下一步,河南将如何落实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重大决策部署?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霍金花介绍道:“在发展思路上,我省坚持‘两头抓’,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部署和对接,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强化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营造创新活力迸发的一流创新生态。在战略目标上,我省提出实现‘五个突破’,即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实现突破、国家大科学装置实现突破、世界一流学科实现突破、重大前沿课题研究实现突破、重大原创性成果实现突破;聚焦‘两个高效’,即创新主体高效联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推动‘三个全覆盖’,即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活动全覆盖、重点产业集群中试基地或产业技术研究院全覆盖。”
据悉,我省将“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整合重组实验室体系;重建重振省科学院、做优做强省农科院;量身定制地支持“双一流”高校建设及争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重塑科技创新领导体系,提高决策能力和服务水平。
设立专项资金 大幅增加财政科技投入
财政投入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保障。我省将如何保障科技创新财政投入,有效保证科创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河南,大幅增加科教投入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把科技创新作为重点支出事项和‘战略’投入重点,设立专项资金,大幅增加投入力度,全力保障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大科技项目资金需求。”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庆业说。
据了解,7月份以来,仅省级财政已新增资金44.1亿元支持建设嵩山实验室、生物育种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等重大科技项目。后续将按照“应保尽保”原则,根据实际项目需求,统筹省市资金共同加大投入,统筹存量和新增资金做好结构优化,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切实做好科技创新资金保障。
此外,我省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积极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切实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健全政府、国企、社会资金多元投入机制,不断拓宽创新经费来源渠道,形成支持科技创新工作合力。同时,我省还将加强资金统一管理。按照“让资金跟着项目走,推动科研资金提质增效”的总要求,加快建立“统一决策、统筹分配、强化管理”的资金项目管理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努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方面提供坚强资金保障。
全力打造“双航母” 培育“后备军”
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十四五”期间,为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省委、省政府将推出哪些支持措施?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宋争辉表示,省委、省政府把“双一流”建设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来抓,强调要以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战略思维、战略举措谋划推动“双一流”建设。一方面,着力打造“双航母”。按照“量身定做、精准施策”的要求,为郑大、河大“双一流”建设分别制定了全方位支持意见,推动两校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力争实现晋位升级。另一方面,全力培育“后备军”。实施“双一流”学科创建工程,按照扶优、扶强、扶特的原则,遴选河南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的11个学科作为“双一流”创建学科,力争新增1~2所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宋争辉说:“为实现上述目标,下一步,我省将实施提质增能、战略支撑、产业对接、团队引育、协同发展五项计划,着重在以下五个方面持续发力:抓人才引育,支持高校加大对领军人才、高端人才、潜力人才的引培力度;整合、重塑、提升高校原有科研平台,加快布局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积极参与建设河南省实验室;重点支持郑大、河大4个一流建设学科,提升学科发展优势;抓创新能力,重点围绕‘卡脖子’问题,着力破解学术瓶颈和技术难题,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抓发展保障,将郑大、河大和‘双一流’创建高校作为改革特区,制定专项方案,充分放权赋能。”
(河南经济报 记者 焦飒 郭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