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190.5万户,从业人员951.7万人。2019年,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2万亿元,占全市比重51.1%;实现各项税费收入6165.1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量的47.9%;实现经济增加值1.4万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1.4%。
这是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艳林在今天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介绍的。
张艳林表示,“十三五”时期,北京民营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不断攀升,贡献了全市四成以上GDP、近五成税收和七成就业。
目前,北京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90.5万户,从业人员951.7万人,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12.7%和14.6%。2019年,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2万亿元,占全市比重为51.1%;实现各项税费收入6165.1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量的47.9%;实现经济增加值1.4万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1.4%。
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加公平发展环境
张艳林介绍,为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北京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十三五”以来,市级出台的惠及民营企业的政策文件30多件,涉及政务服务、民间投资、金融支持、创新发展、土地及人才政策等。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级层面连续出台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19条、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16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10条和支持中小微企业新9条措施,各部门和各区梳理出减税降费、财政贴息、房租减免、融资担保等方面348个政策文件以及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63个疫情防控指引,精准帮扶企业尤其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解决防疫、融资、用工需求等问题。
让民营企业发展更有信心
张艳林表示,北京市场准入方面更加公平有序。严格落实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促进民营企业平等进入市场。建立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的长效机制,“十三五”以来分五批向社会公开推介377个、总投资超5000亿元的项目。2020年1-11月,北京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9%,高于全国9.7个百分点。
北京金融支持方面更加精准灵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精细的信贷和融资服务。2019年8月成立全国首个续贷中心,有效缓解民营、小微企业续贷压力大、成本高等难题,截至去年9月底累计完成续贷审批2493笔、金额133.7亿元。2020年4月成立全国首个首贷服务中心,当年审批通过7878笔贷款,金额294亿元。
让民营企业更有获得感
北京深化简政放权,做好减事项、减证明、减中介、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等“六减”工作,全市行政审批事项精简比例达到51%,中介服务事项精简比例达到73%,办事申请材料精简比例达到60%。加快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全面推行“综合窗口”服务,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7%,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更多便利。
北京监管执法方面更加高效透明规范,试点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容错清单,采取批评教育、指导改正等方式,督促企业查找弥补经营中的疏忽和错漏,促进规范经营。同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构建“热线+网络”服务体系,接办企业与政府服务和政策制定执行有关的咨询、投诉,处理好政策“最先一公里”。
让民营企业更有安全感
北京推进民营企业产权保护法治化。建立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民营企业产权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机制,提供便利快捷的矛盾纠纷化解渠道。持续推进涉政府产权纠纷问题专项治理。积极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1.5亿元无分歧欠款均已全部清偿。
北京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在司法审判和执行过程中,严格区分企业法人财产与股东个人财产,防止因采取过度执行措施,影响企业正常运营。严格规范失信名单和限制消费措施的运用,对受当前疫情影响较大、暂时经营困难的民营和中小微企业,采取失信惩戒或者限制消费措施前,原则上给予三个月的宽限期。
标签: 经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