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指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指出,“十四五”期间及未来一个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将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基础性制度,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是一项系统性、全面性改革。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此前表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应该是一整套紧密联系、内在协调、相互支撑的制度生态体系,共同构成保障资本市场正常运转和有效发挥作用的“四梁八柱”。
同时,相关市场主体也在抓紧制度建设。2020年12月4日,上交所发布新修订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管理办法》,为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建立制度。深交所召开法律专业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对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等课题组织研究。中证协发布实施《证券公司保荐业务规则》,加强路演推介和询价申购管理等。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刘新华从法律层面给出建议,表示应进一步加大司法制度供给,构建新的证券执法司法体系机制,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营造更好的金融法治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王建军指出,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目标,
确保改革行稳致远,有必要深化落实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原则,构建与注册制改革相适应的证券罚没款“赔先罚后”机制。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多层次资本市场不仅涵盖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而且也包括三板市场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
2021年2月26日,沪深交易所发布实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向科创板、创业板转板上市办法(试行)”,明确转板上市各项制度安排,规范转板上市行为。
而打通区域股权市场、新三板市场与沪深市场的联系,可以改变当前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内部联通效率不高等问题,更好发挥资产市场的融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指出,新三板精选层系列制度的推出,以及公募基金投资精选层的具体实践,已为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新三板奠定了基础,应进一步明确专业机构投资新三板的政策,可考虑将新三板精选层股票纳入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
加快注册制改革
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部分,注册制相继在科创板、创业板试点,并且稳步推进,发行定价市场化程度、审核注册效率和可预期性大幅提高。
注册制对资本市场带来的扩容影响显著。上交所的数据显示,2020年科创板新增上市公司145家,募集资金2226.22亿元。深交所的数据显示,创业板实行注册制以来,共63家公司成功上市,募集资金合计660亿元。
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表示,经过一年多的试点推广,科创板及创业板的相关制度已经为全面实施注册制创造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要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市场监管,特别是市场主体的自我监管和自律监管等。” 杨成长说道。
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
与注册制改革相配套的是常态化退市机制也正加快完善。随着退市新规付诸实施,上市公司多元化退出渠道将更加畅通。
贾文勤代表表示,北京证监局今年将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为工作重点。一方面,把好入口,深入挖掘辖区优质企业,支持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工具做大做强。另一方面,畅通出口,严格落实退市监管要求,严厉打击防范以规避退市为目的的违法违规和打“擦边球”行为,对符合退市标准的企业坚决加快出清节奏,避免“僵而不死”“久拖不退”,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破产重整,多渠道出清风险。
而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与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并行,将有助于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优化市场生态。
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建议,通过提升监管效能,将治标与治本结合,强化上市公司主体责任,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以完善上市公司综合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营造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
标签: 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