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终于有些“扛不住”了。在无限制免费发放新能源汽车牌照3年多后,日前部分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上牌申请已被暂停。据知情人士透露,5月底前上海“绿牌”新政将会正式出台,大方向应该是收紧牌照的发放。此前有传闻称,10万元以下或者车长4.6米以内的车型,有可能无法免费获取上海“绿牌”,这将“精准打击”微型电动车。
之所以政策出现调整,业内人士推测,大概率是因为自2018年《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以来,没有限制新能源汽车牌照的发放数量。前两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较小,不存在什么问题,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近段时间尤其是今年春节以来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上牌数量迅速增加,甚至已经超过了每月私车牌照的发放额度。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上海新能源汽车推广量为12.1万辆,创历史新高,累计推广量已达42.4万辆。与此同时,2020年,即使加上4月新增的4万个非营业性客车额度,上海也仅投放14万个沪牌额度。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上海市多年来执行的限购政策、治理拥堵的成果有可能“前功尽弃”,因此不得不出台相关限制政策。但是,如果像传闻所言,新政对微型电动车有“偏见”和限制,显然有失公平。相比之下,北京一年6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额度的总量控制,则有效规避了这个问题。
就在今年早些时候,《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出台,明确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汽车占比超过50%”等目标。换言之,为支撑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转型,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成为上海市的重点工作。
由此城市管理者产生了矛盾,既想要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朝着更大规模方向发展,又担心无限制的“绿牌”发放加剧交通拥堵问题。两难之下,该如何权衡与选择?
据了解,当前有部分上海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是出于“占号”的考虑。尤其是外地牌照限行令收紧后,上海免费发放“绿牌”,不少人花几万元买新能源汽车,是为了享受与10多万元拍得的牌照同样的路权。甚至有些人明确表示,买的新能源小车平时不会用,这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只有当号牌不再是稀缺资源,购车需求才能回归理性。笔者认为,城市管理者应当及时转换思路,别再将限购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智能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应当将更多精力和时间花在建立更加绿色、科学、完善的出行体系上,而不是将限购作为可长期执行的政策。
在放宽或放开限购的同时,以经济手段减少私家车出行也应尽快提上日程。收取高峰时段的通行费用也好,在城区与郊区设立不同档次的停车费用也罢,都比简单粗暴的限行、限购政策更加科学。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才是当下和今后一段时间里管理部门的正确思路。在这一基础上,相关政策可以给予新能源汽车适当“照顾”,从而促使消费者将现有的传统燃油汽车置换为新能源汽车。在节能减排的同时,推动存量汽车市场的结构调整。
其实,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与治理城市拥堵并不矛盾。一方面,抛开电力来源,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确实比传统燃油车节能环保,有利于大气环境的改善,理应大力推广;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是搭载智能网联技术的最佳载体,而智能网联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并通过成为智能交通的重要参与者来缓解城市拥堵问题。如果城市里智能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将有效改善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
当然,上海的做法折射出的是作为特大城市在治理交通拥堵还是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两难的矛盾,在全国不具有太多可复制性。毕竟,很多城市都没有出台车辆限购政策,且其他城市的牌照也没有上海这么昂贵,所以无需过分担心上海“绿牌”新政的示范性。不过,对大城市的管理者来说,也需未雨绸缪,提前思考新能源汽车推广如何与当地交通建设相匹配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如今的城市管理者在面对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时,不应再采用过去陈旧的管理手段,用“疏”来解决“堵”的问题或许更有效,也更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