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动新能源汽车市场“下半场” 企业布局换电动作升级

2021-07-06 09:44:5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通道。”日前,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说道。与新能源整车发展相平行的一条线是,其下游产业链也变得更加活跃。

此前,工信部表示,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将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鼓励在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率先试点。在政策的推动下,近段时间以来,车企和诸多相关企业开始进一步布局换电。不同于此前几次隐约出现的换电“风口”,新能源汽车下游产业链这一轮投资热潮以模式转变为推手,致力于解决行业核心痛点。种种迹象表明,换电或许将撬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下半场”。

♦政策、标准出台 企业布局换电动作升级

我国将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的消息,再一次将换电推上风口浪尖。根据公开消息,各城市申报试点工作方案已在今年5月底前完成申请。

4月3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GB/T 40032-2021《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以下简称《换电安全要求》)。据了解,该标准将于2021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适用于可换电的M1类纯电动汽车,并将整车、换电系统、换电电池包、换电机构、换电接口等关键要素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换电过程及车辆行驶过程中潜在的失效模式,确定换电车辆的一般安全要求、整车安全要求及系统部件安全要求,并提出相应的试验检测方法。其中,安全要求分为行驶极端工况+换电极端工况。

其实,在应用试点的消息公布之前,行业内关于换电的动作便从未停歇。据悉,《换电安全要求》于2018年11月开始预研、2020年1月启动起草工作,蔚来、长城、北汽新能源、吉利等多家车企参与其中。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中石化也涉足换电领域。4月15日,蔚来汽车与中国石化在北京石油小武基朝英加油站举行仪式,双方合作的蔚来汽车换电站——中石化朝英站正式落成。中石化董事长张玉卓更是表示,2025年中石化充换电座将达到5000座。

据了解,自去年开始,车企就开始加快布局换电的节奏。2020年5月,上汽荣威发布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R”时表示,将实现“可充、可换、可升级”的动力电池架构。同年9月,长安新能源换电站首站正式在重庆奥体中心落成;吉利科技集团智能换电站也在重庆亮相,计划2021年扩充至100座换电站。

目前,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其中。爱驰汽车宣布,首座换电站及爱驰U5换电车型投入试运营;截至目前,已收获600辆换电U5车型订单,首批车辆将投入共享出行市场,后续将打造“C端充电,B端换电”的商业模式。此外,哪吒U Pro换电车型正式上市后,也将面对B端出行市场。与此同时,更名为“力帆科技”的力帆汽车,宣布重启造车业务,首款换电新车型80V已在重庆蔡家生产基地量产下线。

♦出发点有所改变 换电成为市场演进突破口

“过去主要关注如何加快充电设施建设,经过近10年的努力,这一任务已基本完成,解决了充电基础设施从无到有的问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标准化管理中心主任、电动汽车与储能分会副会长刘永东表示,“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下一步,应让消费者充分体会到新能源汽车科技革命的优势和充电设施助力能源革命的转变。”

这样的转变,同样适用于换电。此前,换电受到追捧,更多是源于用以解决当下“里程焦虑”及充电时间较长的痛点。而当下,企业对换电的青睐,则是从全产业链视角出发进行考量。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2021 NIO DAY上,蔚来汽车发布第二代换电站。相比第一代换电站,蔚来第二代换电站更快、更方便、体验更好。应该说,蔚来汽车在5年之前坚持换电路线,现在作为造车新势力的领跑者,已经尝到相关红利。正如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所说:“车电分离的好处,是能够系统性解决电池衰减问题,持续享受电池技术升级红利,提升车辆保值率。”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的统计,今年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6万辆,同比增长了1.8倍;1~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3.2万辆,同比增长了2.5倍。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今年前4个月,新能源汽车表现出明显好于车市整体情况的高增长,消费需求不断扩大,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呈现向好的发展态势。

在此背景下,企业开始出于多方面考虑布局换电,降成本就是主要因素之一。上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朱军提到,上汽将采用宁德时代的电芯,自己生产电池包,第二代电池包技术能做到0.7元/Wh,在电动汽车成本方面暂时还无法达到追平同级别燃油车。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上汽将推出下一代平台化动力电池,支持智己、R、荣威、MG、大通Maxus品牌,以及上汽通用的一部分车型。据悉,这一电池包支持“ChaoJi”充电,兼容快速换电。

而未来,燃油车被新能源汽车完全取代后,现在的加油站便极有可能会变为换、充电站。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能源企业也开始提前部署,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

♦或搅动售后市场成为产业发展必经之路?

其实,不仅仅是在降低成本方面,新能源汽车下游产业链所衍生的后市场服务,如汽车租赁、金融、电池回收等,也在等待换电模式带来的新机遇。

此前,新能源汽车售后的核心问题主要体现在动力电池上。科波拉汽车咨询服务(青岛)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技术、设备和配件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售后的三个关键因素,而配件则是目前还未解决的核心问题。当下正处于“风口”之下的换电模式,将是推动新能源汽车配件市场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在政策持续支持和行业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多年培育,进入到从单纯的政策驱动到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阶段,市场迅速扩大。产业链下游的充电基础设施如何更好地发挥支撑甚至带动作用,值得行业关注。

对于此次开展换电试点,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统筹推动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入融合。据中电联预测,到2035年,中国换电站的数量将达到1万座,换电服务市场空间将达到1200亿元。“大家可能觉得‘风口’已来临,但换电模式不是一个‘风口’,它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必须要选择的一个技术路径,甚至是惟一可以完全替代燃油车的技术路径。”联合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同鑫表示。

此外,也有行业人士提到,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已逐步发展壮大,存在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随之发生改变。此前,业界是从一个维度出发看待问题,而现在则在学着从产业链发展的多维度进行系统性思考。

标签: 下半场 企业 换电 新能源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