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使用场景定义产品开发”协助企业开展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

2021-07-28 09:28:56

“北汽动力以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指导产品开发,其研发团队这种以用户为导向的开发理念,打破了过去常规的开发模式,是一种有益的创新,值得在行业内提倡。”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说。

厚积薄发,擎动未来。7月8日,《汽车与运动》杂志社与北京汽车联合主办的北汽动力技术交流会在京举行。由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带队的汽车行业专家团队,走进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动力”),了解其发动机开发动态和研发规划,并实地驾驶体验了配装北汽动力最新发动机的车型。

据介绍,成立于2009年8月的北汽动力,是北汽集团旗下研发制造一体化的自主品牌专业动力总成研发公司,拥有一支400余人的研发团队,在德国亚琛还设立了海外研发中心,协助企业开展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

当天上午9时,专家团队首先来到北京汽车动力总成研发基地,参观北汽动力中心实验室,并听取了北京汽车研究总院动力试验部副部长苏金伟的工作介绍。他重点讲解了北汽动力最新开发的A156T2发动机在性能试验和耐久试验中的表现。

在其后的技术交流环节中,北京汽车研究总院动力中心副主任张艳青还介绍了北汽动力中心近几年的发展情况。他表示,北汽动力一直聚焦提升发动机热效率,通过高压缩比、EGR、高效燃烧、米勒循环、降摩擦等技术实现了产品持续迭代;同时,产品开发采用模块化设计,发动机平台的通用化率达到95%以上。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动力中心发动机开发部部长范子柱,为专家团队讲解了A156T2发动机的产品开发过程及性能指标。他表示,这款完全自主开发的发动机,在燃烧系统、减摩、NVH结构优化、热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大量的技术升级优化。此外,A156T2发动机在VGT、350bar直喷、深度米勒循环、曲轴偏置等技术方面,均达到平台性能领先,在用户实际驾驶体验中关注较多的NVH等方面,各项性能指标的表现也非常亮眼。

范子柱透露,A156T2发动机设置了14个用户场景,确立了1682项性能指标,可以实现“怠速纯静、加速澎湃”的驾驶体验。这一以用户体验场景定义产品的开发理念,获得专家团队的普遍认可。许敏充分肯定了这一点,他鼓励北汽动力继续坚持这一开发理念,争取从动力开发层面为企业打造具有独特品牌驾驶风格的产品。此外,双方还就基础研究和企业模拟仿真工具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技术路线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产品技术水平更多地体现在细节的落地上。在交流中,与会专家认为,北汽动力的研发团队在实际开发中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北汽动力在提升产品的耐久可靠性上,进行了技术优化,这种对技术细节的追求值得提倡。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姚春德关注北汽动力混合动力发动机的技术路线发展情况。天津内燃机研究所所长祖炳锋则关注产品的一致性,他与北汽动力的研发团队探讨了供应商质量管控工作。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汽车工程学会会士李理光更关心发动机耐久性、台架试验精度等技术问题。北京理工大学汽车动力性及排放测试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葛蕴珊针对当前排放标准,对北汽动力产品开发过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中国汽车报》社总编辑桂俊松对北汽动力参加“中国心”系列动力评选技术交流表示欢迎。“即使在汽车‘新四化’转型中,我们仍不能忽视发动机技术对于内燃机行业发展所做的贡献。”他表示,近年来,“中国心”在推动发动机技术进步和行业交流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希望未来这个平台同样能为推动北汽动力的技术发展和交流作出贡献。

当天下午,专家团队还连线了北汽动力远在德国亚琛的海外研发中心(META),在线参观了其实验室,并与当地的研发负责人交流了企业最新的研发成果和技术进展。

“‘中国心’平台创立之初就旨在为行业提供技术交流的平台。我们很高兴借助这次技术交流会,了解北汽动力的发动机研发动态和企业的研发实力。我们注意到,在新一届北汽集团领导的带领下,北汽动力正在加速发展,也期待今后能有更多机会了解北汽动力的发展。”《汽车与运动》杂志社总编辑兼总经理杨建军说。

技术需要交流,经验需要分享,行业才能共同进步。通过技术交流,专家团队对北汽动力的技术实力有了新的认识,其研发团队也了解到当前发动机领域的很多技术发展情况。

“近两年,我们在与同行交流中了解到,国内车企并没有放松对传统内燃机技术的开发和提升。”北汽集团质量总师、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李继凯表示,北汽在聚焦主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也坚持推动发动机技术的不断提升,带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北汽动力希望借助‘中国心’平台,加强与同行的技术交流,通过企业间的横向对比,更好地认识到自身薄弱之处,以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李继凯说。

标签: 场景 产品 企业 技术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