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个必须”,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十四五”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是我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关键,也是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各种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要坚持和完善党集中统一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性安排,健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督促检查和问责机制,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落地生根。
要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等,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把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要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专业化水平,强化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做好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在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统一中,增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能力和本领。
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成立后,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紧紧依靠人民,深深扎根人民,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中,不断实现造福人民的历史伟业。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要坚持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对党忠诚和为民造福、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有机统一起来,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不断把为人民的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发展理念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中华民族在强起来的新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前进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近代以后中国落后挨打、受人欺辱的历史教训刻骨铭心。”要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千方百计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引擎。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夯实实现伟大梦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实基础。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继续扩大开放
改革开放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4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历史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环境复杂,我们越是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绝不会回到关起门来搞建设的老路上去。”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改革开放的巨轮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进。
要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和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观大势、谋大局,提出具有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按照这一要求,编制好、实施好“十四五”规划,根本在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始终坚定理论上、政治上的清醒,牢牢把握开拓前进的正确方向。要不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相统一,既着眼未来、登高望远,加强统筹谋划、强化顶层设计,确保在战略上准确判断、科学谋划、赢得主动;又立足当前、直面问题,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标签: 经济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