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困局解题 “推定拒绝”的审批政策进行审核

2020-12-25 14:18:32

距离中芯国际内讧事件已经过去8天,中芯国际方面仍然没有对梁孟松去留问题给出明确答复。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被大众质疑公司“内讧严重,排外良将”的同时,中芯国际又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

12月20日晚间,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后,对用于10nm及以下技术节点(包括极紫外光技术)的产品或技术,美国商务部会采取“推定拒绝”的审批政策进行审核。同时公司为部分特殊客户提供代工服务也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经公司初步评估,该事项对公司短期内运营及财务状况无重大不利影响,对10nm及以下先进工艺的研发及产能建设有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将持续与美国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并视情况采取一切可行措施,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力争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公司内讧并不是罕见或稀有现象,内讧在许多企业都曾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一般不会引起特别关注。比如,乔布斯曾被逼离开苹果公司,去年知名矿机公司比特大陆的两位合伙人吴忌寒和詹克团曾因争夺公司控制权互相诋毁、诉诸武力和法律。

之所以中芯国际内讧事件陷入舆论中心,是因为芯片是我国科技的弱项,芯片问题曾导致我国长时间处于弱势地位,受美国牵制,前不久华为将荣耀出售,本质问题还是因为在美国制裁下,芯片供应不足,无法支撑华为和荣耀手机的生产。

而中芯国际是我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商,综合实力仅次于台积电、英特尔、三星三家芯片巨头。正因为如此,中芯国际被国家和大众寄予厚望。它能在芯片研发和制造上走多远走多快,直接代表和影响着我国芯片产业的整体水平。在中芯国际上市当天,央视还对其做了特别报道。

如今,内乱外压、内忧外患,中芯国际路在何方?

内乱

联席CEO梁孟松递交辞呈之前,中芯国际最大的新闻是在科创板上市。2020年7月16日,中芯国际科在创板上市,上市当天股价涨幅高达201.97%,市值曾一度超6000亿元。

梁孟松提交辞呈之后,公司股价几度走跌,目前A股市值约为4195亿。

年近70,曾为中芯国际立下汗马功劳的梁孟松之所以选择辞职,直接导火线是一份人事任命决定。

2020年12月15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蒋尚义获委任为中芯国际董事会副董事长、第二类执行董事及战略委员会成员,其任期自2020年12月15日起至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为止。任职期间,蒋尚义有权根据聘用合约获得年度固定现金酬金67万美元及年度激励。

这项人事任命决定之所以让梁孟松不满,是因为作为公司核心成员,公司董事长周子学在任命蒋尚义之前,并没有与梁孟松进行沟通。而是在12月9号,也就是发布任命公告的前6天,才通知梁孟松,如此操作,显然是并没有把梁孟松当回事,这让梁孟松十分的不解,深感不被公司信任。

在不了解梁孟松曾为中芯国际付出的努力之前,有些读者多多少少可能会认为因为人事变动没提前告知、沟通就离职,是一个技术大佬单纯的情绪化行为,但如果了解了梁孟松的辛苦与成绩之后,这些读者可能会改变看法。

梁孟松在辞呈中写道,自2017年11月担任中芯国际联席CEO至今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在这三年里,自己几乎从未休假。自己带领2000多位工程师尽心竭力的努力下,中芯国际完成了从28nm到7nm工艺的五个世代的技术开发,7nm技术的开发于2020年4月进入风险量产。这是一般公司需要花10年以上时间才能才能完成的任务。

事实上,自从梁孟松加入中芯国际之后,中芯国际上不仅在技术上,在营收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20年,中芯国际前三季度营收为208亿元,同比增长30.23%,实现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168.63%,均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好水平。营收和利润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销量提升,以及先进工艺产品占比增加带来的利润水平提升。

一位为公司做出如此贡献的核心成员,显然对公司新的人事任命是有知情权,甚至是讨论权的。跳过梁孟松直接进行人事任命,多多少少有架空梁孟松、逼梁孟松离开的嫌疑。

事实上,这不是中芯国际第一次内讧,2011年时任CTO的杨士宁与时任CEO的王宁国曾经发生内讧,最后两个人都离开了中芯国际。

而中芯国际内讧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股权架构太过分散,由10家投资机构和公司控制,高层几乎都是打工仔,没有谁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梁孟松提交辞呈的消息传出来的第二天,中芯国际A股一上午的时间跌幅达9%。投资者是最理性的人,大家不会因为替梁孟松“打抱不平”而抛售股票,换句话说,如果新引进的高管蒋尚义的实力远超过梁孟松,那么中芯国际的股价也不会惨跌。

梁孟松、蒋尚义两人的实力究竟相差多少?

资料显示,梁孟松,被称为芯片界的杨振宁,拥有逾450项专利,曾发表技术论文350余篇。曾任中国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资深研发处长,2017年10月至今担任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梁孟松先生同时担任电机和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IEEEFellow)。

梁孟松在三星时,用了短短3年时间,带领三星芯片制程从45nm一路突破到16nm。在三星的年薪高达千万美金。而在中芯国际的薪资抛开分红外,在200万元左右。

蒋尚义今年74岁 ,曾任台积电前COO,前武汉弘芯CEO。业内人士称其为“蒋爸”,之所以如此称呼他,是因为蒋尚义在“半导体”行业十分有威望。

据媒体报道,蒋尚义在台积电任职期间,将台积电研发团队从400人扩编到7600人,研发经费从数十亿元扩大到百亿元。

不过由于蒋尚义任职过的企业除了台积电发展非常好外,其它的企业都没有发展壮大,包括其掌管的武汉宏芯,也沦落为一个“皮包公司”。因此,有人称蒋尚义为企业杀手。

梁孟松和蒋尚义虽然都是业界大佬,也都为整个芯片行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从二人的任职经历来看,梁孟松几乎是去哪个公司哪个公司强。而蒋尚义则不然。

这也是投资者在梁孟松递交辞呈后,抛售中芯国际股票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梁孟松可能会走,是担心蒋尚义无法作出和梁孟松想匹配的贡献。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在职场关系的处理上,蒋尚义是优于梁孟松的,在台积电蒋尚义就曾担任过梁孟松的上司。

梁孟松之前离开台积电属于负气出走,因为没有得到应有的职位,有传言称,梁孟松博士在中芯国际也有些不得人心,因为其管理太过苛刻,对技术要求异常严格。每天早晨7点开晨会,晚上9点开交接会。技术人员有时会被批评的不敢抬头。

方向

区别于梁孟松对芯片技术的极致追求,蒋尚义更支持大力推进封装技术。如果梁孟松真的离开中芯国际,那么蒋尚义的技术主张或将成为中芯国际未来的发展方向。

“当集成电路做到极限时,应该反过来研究整个系统。过去多年,在集成电路高速进步的同时,封装和电路板的进步几乎都专注于降低价格,而非提高效能。封装和电路板成为了制约整个系统的瓶颈。打破瓶颈的关键在于先进封装技术。通俗的说,有了先进封装技术,可以将一个大芯片分成两个或三个芯片,效能的影响不大,但成本大大降低。

过去很长时间,把芯片越做越小,把两个芯片合成一个芯片这些事一直是正确的,但如果用先进封装技术,整个系统的架构就会发生彻底的改变,工程师不再追求把芯片越做越小,而是把大的芯片分成小的芯片再重新组合。”

一位业内专家认为,在美国的制裁下,无论中芯国际接下来是要走“梁孟松”路线,还是走“蒋尚义”路线,都需要——

“把开发半导体设备和关键材料及零部件放到重中之重的地位,大力投入,加紧开发。否则我们的集成电路产业将建造在沙滩上。”

标签: 中芯困局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