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接连发布有关当下全球经济形势及2021、2022年世界经济走向的报告。
整体来看,全球经济正在从新冠肺炎疫情的沉重打击中逐渐复苏,但此过程仍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及结构性挑战。
一
1月25日,联合国发布《202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将温和复苏,增幅预计为4.7%,但这一增长仅能勉强抵消2020年的损失。
报告显示,受新冠疫情冲击,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4.3%,是10年前金融危机期间的2.5倍以上。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降幅高达5.6%,发展中经济体萎缩2.5%。
报告预计,2021年发达经济体将增长4%,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5.7%。报告指出,中国经济今年预计将增长7.2%,并带动东亚地区整体增长6.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6日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预计,全球经济在2021年和2022年将分别增长5.5%和4.2%。
与去年10月发布的预测相比,IMF将2021年增速预期上调了0.3个百分点。该机构称,这反映出人们对疫苗有望推动经济走强的预期,以及几个主要经济体追加政策支持的影响。
IMF还表示,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5%,萎缩幅度较上次预测收窄了0.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2020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强于预期。
同样在26日,世贸组织(WTO)发布全球服务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服务贸易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24%,与2020年二季度同比下降30%的数据相比,仅有小幅回升,与商品贸易强劲反弹形成鲜明对比。
WTO指出,与2020年三季度全球商品贸易仅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5%相比,显然新冠肺炎大流行对服务贸易的打击要比商品贸易大得多。而且,由于第二波疫情导致很多国家采取更严格的封锁措施,旅行和相关服务的限制将延续到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贸易恢复前景不佳。
二
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条件性,是上述各报告都不约而同提到的重要问题。
IMF在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具有“超乎寻常的”不确定性。如果疫苗进一步推广且有更多有效的政策支持,全球经济活动将得到进一步提振。但如果疫苗推广缓慢、新冠病毒突变或过早退出政策支持,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将恶化。
同时,由于医疗干预的普及程度、政策支持措施的有效性、跨国溢出效应的敞口大小、危机前的结构性特征等因素,各经济体复苏力度存在较大差异。
IMF建议,在复苏企稳前,各国应确保为经济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重点关注提高潜在产出、确保实现各方广泛参与的普惠经济增长、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等方面。
同时,各国还必须开展强有力的多边合作,以使全球各地的疫情都得到控制。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5日强调,公平分配疫苗符合每个国家的中长期经济利益。除非所有地方都结束新冠肺炎大流行,否则大流行就不会在任何地方结束。
联合国报告则认为,全球经济能否摆脱疫情影响、实现持续复苏,不仅取决于当前刺激措施的规模和疫苗推出的速度,还将取决于这些措施是否具有抵御未来冲击的效能。
联合国首席经济学家艾略特·哈里斯表示:“这场史无前例的危机的深度和严重性预示着复苏将缓慢而痛苦。”
三
除了复苏前景的不确定性之外,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造成的深层结构性影响,同样不容小觑,其中因疫情原因迅速扩大的贫富差距,尤其值得警惕。
国际劳工组织25日发布的《国际劳工组织监测报告》显示,尽管全球劳动力市场出现初步复苏迹象,复苏进程仍存在缓慢、不平衡和不确定的风险。
报告显示,全球劳动力市场在2020年遭受重创,与2019年相比全球工作时长减少8.8%,相当于减少2.55亿个全职工作岗位;全球劳动收入下降8.3%,相当于损失2019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4.4%。
具体来看,疫情对女性劳动者、青年劳动者影响较大。从行业来看,疫情对住宿和餐饮服务业、零售业和制造业等影响严重。
报告强调,如不采取纠正措施,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和劳动者可能会在复苏中掉队,导致不平等现象加剧。
联合国报告显示,新冠疫情使全世界1.31亿人陷入贫困,其中许多是妇女、儿童和边缘化群体。
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发布的《2021年全球风险报告》也警告,疫情加剧了贫富差距和社会分化,可能将在未来三至五年里阻碍全球经济发展。
而据国际慈善组织乐施会估计,全世界最富有的1000人,在9个月内就收回了因新冠疫情造成的损失,但对全世界最贫穷的人来说,实现这一点可能需要10多年。
乐施会呼吁,应将解决不平等作为经济救助和实现复苏的核心。该组织称,新冠疫情可能迅速加剧每个国家的经济不平等状况,这是百年来首次出现这种情况。
标签: 世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