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 多数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

2021-02-20 11:04:11

有这样一组数据令人惊讶,全球65岁以上人群中,每3位就有1位患有听力障碍,我国的单侧耳聋人数保守估计在4000万左右。与此同时,患者虽然医疗需求高,但传统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成本高、创伤大,助听效果不尽如人意。在上海浦东张江创业的声佗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另辟蹊径,用牙骨传导听力设备给出了差异化解决办法,简单地说就是“用牙齿听声音”。

这样的企业创新“听”上去很美,但在现实的产业化推进、品牌建设乃至市场营销等多个环节都遭遇了许多困难。这些问题既有声佗创业中的个性化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多数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

首先,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不足,束缚了企业创新的进度。以声佗的“品音”产品为例,一颗牙齿一般大小的产品里需要500多个零部件,原先这些零部件依赖进口,现在则可以找到合适的国产替代,这也从侧面说明国内产业链越发完善。但在面对企业深度创新时,国产的配套能力仍然明显不足。可以说,技术创新走到了材料创新前面,这也倒逼着整个工业产业链不断创新。从长远来看,没有工业产业链丰厚的土壤,中小企业的创新和“单兵突破”也容易成为“昙花一现”。

其次,营销能力不足也成为创业公司的绊脚石。以我国听力制造行业为例,目前90%中高端助听器被进口品牌占领,尽管声佗目前已经拥有了126项发明专利,而且独树一帜的牙骨传导技术也实现了市场突破,但产品并没有在市场中掀起风浪。作为没有任何知名度的新企业和新产品,声佗只能一家家医院去做“地推”。同时,因为传统气导式助听器产品同质化严重,过度依赖中间渠道,造成厂家对终端零售价的管控力度较弱。因此在营销设计上,声佗医疗打算与医院或优质的独立听力中心建立直销模式,然后逐步摸索合适的经销商销售渠道。但难点在于,医疗器械领域传统的经销商路径是在市场长期博弈中形成的,新企业能不能打破此前的局面走出新路,还是个未知数。

中小企业敢拼敢闯固然是优势,但中小企业势单力薄也是显而易见的先天不足。在创新发展的路上,面对风云变幻的外部市场,不应该让“声佗们”单打独斗,应该从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体系的角度,让中小企业在创新的路上,多一点资金扶持、多一点信息服务,降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本和风险,让中小企业历经千辛万苦拿出来的新技术新产品,能够早日在市场上一展身手。

标签: 企业创新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