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企业品质商品消费旺盛

2021-02-26 15:08:27

商务部2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11日-17日),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21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28.7%,比2019年春节黄金周增长4.9%。相关人士指出,2021年春节黄金周,居家购物、网上过节、到家服务、近郊游玩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品质性、升级型消费需求集中释放,消费市场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品质商品消费旺盛

商务部介绍,2021年春节黄金周,居家用品消费大幅增长,年货礼盒、家电家居、休闲食品、换季服装、健身器材等传统产品销售火热,再加上春节恰逢情人节,金银首饰、美妆产品、鲜花手礼等品质商品消费尤为旺盛。

春节期间,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的珠宝首饰、服装、通讯器材、家电数码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60.8%、107.1%、39.0%和29.9%,部分电商平台健身器材销售同比增长49%。厦门等地鲜花销售量比去年增长30%以上。10个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日均客流量同比增幅超200%,达到2019年春节同期86%的水平。

“今年春节,全国消费市场总体表现不俗,消费潜力进一步得到释放。”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对本报记者分析,在就地过年的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供应、促消费,各类企业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坚持不打烊,整个市场供给更丰富,如不少餐饮企业创新线上线下经营模式,推出的年夜饭套餐、半成品年夜饭外卖销售火爆。

商务部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大型支付机构监测餐饮商户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3倍,部分外卖平台线上餐饮消费额增长2倍以上。除夕当天,有的平台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70%,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位居前五。青岛线上年夜饭套餐销售数量同比增长近3倍。上海、安徽、青海、陕西等地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79.0%、40.5%、21.0%和18.1%。

新型消费潜力迸发

面对疫情防控和就地过年的新形势新情况,全国消费市场呈现出新特点新变化,网购年货、“云端过节”、数字红包等消费方式成为今年春节新潮流。

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监测显示,春节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业累计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6.6亿件,同比增长260%。“春节快递包裹大多是食品、农特产品和亲友之间互寄的礼物,直接反映了线上消费的蓬勃活力。”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主任王丰说。

关利欣认为,2021年春节黄金周,新型消费潜力得到释放。安全、智能消费迅速壮大,无接触交易服务加快发展,借助不打烊的网购、快递等渠道,就地过年群众与家乡亲人互寄年货特产,“线上买买买”有力支撑了整体消费。

“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地方和企业开展的‘全国网上年货节’,假期前6天网络零售额超1200亿元。”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外,随着5G和4K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多人随时随地“云”过年。河北、福建、山东、广西、甘肃等地群众在“云端”看烟花、逛庙会、赏花灯、走亲友、买年货,感受年味。云南、广东、湖北、黑龙江、新疆、西藏等地开展“一部手机逛商圈”、“线上云花市”等活动,线上领券、线下打折,让就地过年群众得实惠。北京、深圳、苏州等地发放上千万元的数字红包,让当地群众率先享受智能科技带来的特殊年味儿“大礼包”。

就地过年拉动多类消费

今年春节期间,就近休闲广受欢迎。国家电影局2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11日至17日,全国电影票房为78.22亿元,继2019年达到59.05亿元后,再次刷新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纪录,增长32.47%,同时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

据统计,今年春节档观影总人次为1.6亿,比2019年春节档增长21%。截至2月17日,今年以来的总票房已达115.88亿元,观影总人次为2.62亿,国产影片票房为112.26亿元。

在关利欣看来,服务“就地过年”,多部国产电影的上映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就地过年带火本地游、周边游、短途自驾游,公园、景区、博物馆、滑雪场等休闲娱乐场所成为不少就地过年群众的选择。

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北京接待市民在京游人数491.1万人次,同比增长7.3倍;本地人在京游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12倍。其中,延庆、密云、怀柔等郊区住宿消费额同比增长3倍以上。此外,上海崇明、青浦、嘉定等郊区住宿消费额增长2倍以上。

“总的来看,今年春节黄金周消费市场的强势表现凸显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关利欣说,接下来,随着疫情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就业形势更趋稳定,消费环境持续改善,居民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会逐步回升,消费有望进一步回暖。

标签: 餐饮企业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