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揭秘 可以帮助人类更高效地应对未来面临的环境危机

2021-05-24 10:53:02

尽管已经发现了许多中新世中期的化石类群,学术界对该时期热带生物群的了解仍非常有限。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博和史恭乐带领团队开展的研究表明,漳浦生物群是一个物种极其丰富的热带季雨林化石库,其中漳浦琥珀生物群是世界四大琥珀生物群之一。该研究为了解现代亚洲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演化及其如何响应未来气候变暖提供了参考。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科学进展》。

2010年,王博、史恭乐团队在福建漳浦县佛昙群地层首次发现了漳浦生物群,其地质时代(约1470万年前)恰好处于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的晚期。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是地质历史时期一次强烈的增温事件。当时大气二氧化碳含量显著高于现今水平,全球年均温较现今高3~7℃,这与目前预测的2100年的气候环境存在很大相似性。因此,了解该适宜期的气候和生物群的变化过程,对预测全球变暖背景下未来气候和生物群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以帮助人类更高效地应对未来面临的环境危机。

该团队历经10年持续的野外采集工作,获得了2.5万余枚含虫琥珀和5000余块植物压型/印痕化石标本。另外,化石爱好者沈华柱为漳浦化石收集提供了支持;化石爱好者朱利发现了众多新的琥珀矿点并开展长期收集工作,磨制了2万余枚标本。

王博告诉《中国科学报》:“漳浦琥珀生物群是我们团队完成的第3个经过多学科、系统性研究的琥珀生物群。该生物群是近百年来新发现的最丰富的琥珀生物群,这项发现也彰显了我国琥珀资源的富饶。”

研究团队通过叶相分析定量重建漳浦地区中中新世夏季气温比冬季约高10℃,低于现今漳浦的季节性气温差异(约15℃)。但中中新世漳浦地区季节性降水的差异和现今接近。

“在中中新世温室效应背景下,漳浦地区冬季最低气温明显上升,减弱了冻死效应,可能是导致热带生物群向北迁移的最重要因素。”王博解释道,热带生物群的“北伐”运动带来了大量入侵种,并引起了当地生物链、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气候条件的变化,从而可能强烈地影响了东亚原有生物类群,进一步塑造了当今的东亚生物区系。

他还指出,由于漳浦生物群中绝大部分节肢动物(特别是蚂蚁、蜜蜂、跳虫、蟋蟀、蚊类等)都是现生属,为各类群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时间校正点,表明了亚洲热带雨林生物群早在1500万年前就已达到现今的生态结构,支持了“热带雨林是生物多样性的博物馆”的观点。

“最新的研究只是漳浦生物群的初步成果,虽然展现了漳浦生物群的总体面貌,但仍有大量化石需要详细鉴定。”王博表示,团队将陆续对一些重要动植物类群开展深入的分类学、系统发育学和古生态学研究。

标签: 热带雨林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