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为什么要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如何建设?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数据中心领域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分析。
算力,全球战略竞争新焦点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负责同志就“东数西算”情况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该负责同志介绍,截至目前,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算力达到130EFLOPS(每秒一万三千亿亿次浮点运算)。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ICTresearch研究显示,当前中国数据中心每年新增投资规模在1800—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数据中心节能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吕天文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
毋庸置疑,算力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也应看到,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与我国具体国情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负责同志表示,为此,要充分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完美解决数据中心功能型布局问题
实施“东数西算”工程,被认为具有多方面意义。
首先被提到的,是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再者,便是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负责同志分析,加大数据中心在西部布局,将大幅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以大换小、低碳发展等措施,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
“西部的绿色能源首先可以满足当地的数据中心用能需求,可以尽快使当地完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多余的电力,可以采用绿电和碳汇的方式和东部数据中心进行交易。”吕天文分析。
吕天文认为,短期内算力型数据中心的主要聚集地仍是东部的一二级城市,而带宽资源不足的欠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可以利用充沛的电力资源建设存储类数据中心。
除此之外,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以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也是题中之义。
“建设数据中心主要考虑电力、带宽、水、交通、人才等几个主要因素,‘东数西算’工程结合了东西部的优势资源,可以完美解决数据中心的功能型布局问题。”吕天文说。
节能,“东数西算”绕不开的话题
对于“东数西算”工程的总体思路,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负责同志提到:适度集聚、集约发展;梯次布局、统筹发展;循序渐进、快速迭代。
“通过在全国布局8个算力枢纽,引导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向枢纽内集聚,形成数据中心集群。”该负责同志介绍,在算力枢纽之间,打通数据高速传输网络,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
在由东向西梯次布局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负责同志表示,对于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可率先向西转移,由西部数据中心承接;而一些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比如灾害预警等,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枢纽布局。
对于“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吕天文提出了一些建议。他指出:“当前西部电力和水资源相对充沛,交通也相对可以;当前急需解决带宽和人才因素。”
另外,“东数西算”工程绕不开数据中心耗能问题。吕天文建议,“把数据中心变成能源站”。
“数据中心企业除了与政府协调新能源电力分配外,还可以主动回收数据中心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并向周边的工厂、商业楼宇和居民小区配套供给,这样不仅能盈利,还能抵消大量用电量。”在他看来,这是最现实的方案。
(记者刘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