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6月11日发布最新版科学报告《争分夺秒,实现更智能的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至2018年间,全球在科学领域的投入上涨了19%,科研人员数量也增长了13.7%,新冠危机继续推升了这一趋势。
但报告也指出,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着显著的不均衡:仅中美两国已占这一增量的近三分之二(63%)。而五分之四的国家仍然远远落后,其对科学研究的投资占GDP比重不足1%。因此,科学领域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国力格局。
教科文组织每5年发布一版科学报告,提供全球科学和科学政策的全貌,包括科学领域治理趋势的最新情况。最新版报告由来自52个国家的70位作者撰写,汇总了有关经费、人员、科学出版和专利的数据,跟踪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进度、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迅速推进,以及新冠疫情对全球研究和创新的影响。
根据最新报告,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显现出极强活力,仅2019年就有超过15万篇文章发表。中低收入国家相关研究激增,贡献了2019年出版量的25.3%,而2015年仅为12.8%。在过去5年里,30多个国家出台了关于该领域的具体战略,其中包括中国、俄罗斯、美国、印度、毛里求斯和越南。
相对而言,其他对未来至关重要的研究领域吸引的投入明显减少。以2019年为例,碳捕获和碳封存研究仅产出2500篇文章,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六十分之一。在该领域领先的10个国家中,有6个国家(加拿大、法国、德国、荷兰、挪威和目前的领跑者美国)对该主题的研究正在下降。同样,可持续能源仍未得到充分探索,仅占2019年全球出版量的2.5%。
报告指出,要挖掘科学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全部潜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努力为科学提供必需的工具至关重要。正如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所言:“我们需要降低科学中的不平等,强化科研合作,使科学更为开放。诸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海洋健康状况下降和流行病等当前挑战都是全球性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动员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共同应对。”
虽然国际科学合作在过去5年中有所进步,但仅涉及全球出版量的四分之一。此外,尽管与新冠病毒的斗争催生了巨大的集体驱动力,但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研究合作还面临许多障碍。超过70%的出版物仍仅面向少部分研究人员开放。这些障碍是不公平和低效率的缘由,报告记录了为消除这些障碍所做的努力。科学知识的流通和传播需要新的模式。
这也正是教科文组织正在开展的工作。教科文组织自2019年开始着手制定一份关于开放科学的全球性规范文书。若该建议书于今年11月举行的下一届大会获得通过,将为国际社会提供共享的定义和框架,以发展全世界所需要的透明、包容和高效的科学。
报告还强调了科学领域的多样化的重要性。关键领域必须让全人类参与其发展。另外,报告发现,全球科研人员中仅三分之一是女性。虽然在生命科学领域几乎已实现了性别占比均衡,但在众多新兴领域,性别平等仍很遥远。譬如人工智能领域,其劳动力中女性仅占22%。无论是为了现在还是未来,这都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允许社会的不平等被未来的科学复制或放大。
科学确需将全人类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当今和未来的挑战。报告呼吁恢复公众对科学的信心,科普将是极为重要的实现途径。报告指出,今天的科学有助于塑造明天的世界,这就是为何必须通过雄心勃勃的科学政策以优先关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