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精神 特殊担当”——上海抗疫系列故事之四十四】
眼下的上海,为了抗击新冠疫情,全面转入封控状态已经20来天,一些居民出现了就医配药难题。
为此,上海市奉贤区探索出“三辆车”的工作方法,通过跨区“直通车”、区内“送药车”和“送医车”,针对不同需求,切实为群众解决就医购药需求。
跨区“直通车”:为超千人提供跨区就医保障
4月16日,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张弄盛苑小区,红星社区支部委员会书记秦凤将居民金女士需要的跨区配药证明送上了门。
秦凤细细叮嘱金女士相关注意事项:“第一就是保存好这个证明;第二要点对点到医院,不能去就诊以外的场所;第三是就诊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个人自身防护,回来时,门口有工作人员给你做消杀,注意安全啊!”
金女士患有银屑病关节炎,每个月需去瑞金医院注射药剂治疗。而今,她已半个多月未注射药剂,身体逐渐出现症状,她向焦急地向红星居委会求助,“联系过瑞金医院,是有药的,但必须冷链运输,没法在互联网医院配药和快递,只能去一趟医院。”
金女士的跨区配药证明,一路通过社区和奉贤区卫健委审核,送至区防控指挥部下设的封控区域管理服务协调专班处。几个小时后,她接到通知,可以去瑞金医院了。
“直通车”畅通跨区就医之路
在封控背景下打通生命“直通车”,针对血透、放化疗、产检等群体和急重症患者的跨区就医配药需求,奉贤区封控区域管理服务协调专班制定下发《关于帮助市民跨区配药的特殊交通保障具体操作口径》,明确“一事一协调”工作原则,统一跨区就诊证明格式,通过街镇专车、家属自驾车、警车等形式,开通跨区渠道,切实保障群众医疗需求。
协调就医配药的负责人陈罗真介绍,证明通常是即时即办,大部分市民当天提出申请,当天就能给予确定。再由市民自行与所到医院确定门诊及配药时间。碰到情况紧急或危重大病人,专班也与120急救中心打通了热线,特殊情况由120来负责快速转运、保障就医。
每天清早到深夜,临时搭建的办公间里,电话声、打字声、交流声此起彼伏。自4月1日至17日,奉贤区已为1207名有特殊就医需求的市民,提供跨区就医交通保障服务。
流动“送药车”:每天代配药超1万单
从一位只知道感冒药的“小白”变成配药小能手,需要多少时间?
一周!金海街道的季柯岑就认识并熟悉了上百种药物,从耳熟能详的各类感冒药,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常用药,还有各种闻所未闻的药物,她都了如指掌。
包括季柯岑在内,奉贤一支支配药小分队为守护居民的“药罐子”,不分昼夜。
配药小分队守护居民“药罐子”
“我妈妈有糖尿病、肾衰竭,每天要吃很多药,我非常担心。居委通知我有代购药服务,我还是担心,怕他们药配不齐。”金海街道金水璟苑居民瞿静英说,“后来他们把药送来时,我激动啊,因为知道这些药不是一家能配得齐的,非常感谢!”
“我们配药小分队分成三组 ,一组去中心医院、中医院,一组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有一组去专科医院。即使在高峰期,我们也能把老百姓的药配全,送到各居委手中。”季柯岑很欣慰。
在限制人员流动前提下,为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配药需求,奉贤区各街镇均配备10名到20余名不等的志愿者开展代配药服务。全区共配备专车118辆,平均每天代配药1万多单。
同时积极动员区内两家连锁药店人和堂、康君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贯穿全区的(川)南奉公路-南亭公路为界,将全区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两家连锁药店按划分区域,分别明确联系人和安排专用车辆(共4辆),提供流动送药服务至村居、小区门口,方便患者、志愿者购药,减轻公共医疗资源负担。
疫情爆发后,两家连锁药店共完成配药5989单。
区内“送医车”:为“沉默少数”送去关爱
家住金海街道金水璟苑北区的74岁褚阿姨,患类风湿性关节炎30余年,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
2021年,褚阿姨签订《家庭病床协议书》,由家庭医生团队的医护定期查床、配药、提供健康指导。疫情期间,老人出现了压疮,换药问题让全家揪心。
经过多方协调,家庭医生团队的杨医生、门诊换药室小何护士主动承担起褚阿姨的“点对点”闭环上门换药服务,近两周治疗过后,压疮面日渐好转。
90岁以上高龄老人、长期瘫痪在床老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沉默少数”,是疫情期间容易被忽视的人群。为做到就医保障“一个不落”,奉贤进行全面排摸,共发现4847人。在逐一联系沟通中,了解到1421人存在就医需求,其中需代配药1209人,需送医上门212人。
奉贤区卫健委专门指定20余名医生,保障专用区内“送医车”,制发专用车标,开展送医上门服务,补上封控期间就医保障最为重要的一块拼图。
家庭医生上门为80岁的王老伯更换导尿管
家住四团镇平南村的91岁老人徐阿婆需要就医,家庭医生潘海霞上门监测血糖,指导用药;家住柘林镇三桥村的80岁老人王老伯需要就医,家庭医生姜伟祖上门为其更换导尿管……
截至4月17日,奉贤已为1660人次提供了就医服务,其中为83人提供换导尿管、消毒器具等上门服务,配药指导1467人次,线上健康指导110人次。
(本文图片均由奉贤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