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广西万分之五土地,贡献全区42%的外资,广西自贸试验区6年交出答卷-前沿资讯

2025-08-29 17:24:19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29日,广西自贸试验区在南宁市召开六周年建设成果专题发布会,介绍广西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以来所取得的建设成就。六年来,广西自贸试验区始终秉持“为国家试制度、为改革闯新路、为广西谋发展”的宗旨,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为国家试制度方面,自设立以来,广西自贸试验区先后形成6批共214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并在全区范围内复制推广。其中,10项获海关总署备案,2项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如,在全国创新实施首个中越跨境快递物流服务业标准输出,开展跨境电商“标准+通关+物流”协同创新体系,试点越南合作方日货物分拣量从原来的日平均5000票提升至1.5万票,发往河内的跨境快递物流可实现12小时到达,降低约25%物流成本。

在为改革闯新路方面,率先在中西部和沿边自贸试验区出台数据出境负面清单,涵盖地理信息与气象数据服务、企业信用信息服务、直播跨境电商、海外音视频制作与传播4个特色领域。成功建成我国首个气象数据海外云节点,并实现业务化运行。

此外,还创新了出入境车辆快捷通关改革,实现了“零接触、秒通关”,该举措已被纳入国家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文件,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开放水平。

在为广西谋发展方面,围绕数字经济、石化化工等5条跨境产业链,引进一批中外知名企业,打造千亿级化工产业集群。自设立以来,广西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区万分之五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区42%的实际使用外资和39.6%的外贸进出口额,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千亿元,成为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发布会现场。记者 黄千曦

当前,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已迈入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新红介绍,下一步将着力实施四大战略行动:一是强化顶层牵引,全面贯彻国家提升战略,通过“五自由一便利”体系构建,促进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发展;二是攻坚制度型开放,聚焦市场主体堵点,在数字经济、跨境金融等领域推出突破性改革,以制度创新破除跨境要素流动壁垒;三是构建东盟跨境产业链,依托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推动数据经贸、特色农产品、石化、新能源汽车等6大产业链与东盟深度协作,同步推进规则标准对接,围绕数据出境负面清单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坐落于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现代化的综合型物流园区。见习记者 李家州 摄

在发布会的答记者问环节,南宁海关、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钦州港片区、崇左片区等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也对如何推进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做了亮点介绍。

标签: 实况网 热点资讯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