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换电池一样换货箱?贵州这家物流企业“甩”出高效率

2025-09-29 18:15:49

9月25日一早,在位于贵阳市南明区的贵州金穗宏达物流有限公司物流总部,司机王师傅驾驶货车驶入后,将满载货物的标准集装箱“甩”在站内,随后在工作人员协助下,挂上另一个早已装好货物的箱子,旋即启程前往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而整个过程,不超过30分钟。

“这就像给电动车直接换电池,而不是排队充电。”王师傅形象地比喻,“以前等卸货要三四个小时,现在放下满箱、带上新箱就走,轻松多了。”

货车在物流站点装运“甩箱”


(资料图)

这是宏达物流在贵州率先推行的“甩箱运输”模式——把标准化的货箱作为“移动仓库”,实现车箱分离、快速交换的创新物流方式。在该模式赋能下,企业贵阳至威宁物流线路的单票成本降低20%,平均时效提升了3小时。

“传统零担物流中,车辆到达分拨中心后需长时间等待卸货、分拣、再装货,这个过程中车辆闲置、货物需要人工反复搬运,成为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痛点。”宏达物流董事长李红说。

“甩箱”集货现场

而宏达物流的解决方案,是将货物提前装入长2.4米、宽1.4米、高2.4米的标准化集装箱,这个“移动微仓”将形成独立的货运单元;之后,带有动力的主车到达后,只需完成放下满箱、换上新箱的简单操作,即可继续下一段行程。

标准化的箱体确保了车与箱的自由组合,密集的网点网络保证了箱源的稳定供应。

“我们在省内设立了收发货网点超200家,全线覆盖全省88个县区,并加盟了蚁链全国物流平台,线路涵盖了32个省市。”李红说,这些在路网中的自营或合作站点,如同遍布各地的“电池换电站”,为“甩箱”模式的顺畅运转提供了保障。

宏达物流货运车队

经过不断改进,“甩箱式”运输模式去年在宏达物流运用成型。数据印证了这一模式的成效:每趟运输的中转交接时间从原来的数小时缩短至30分钟,单车配送效率提升30%以上;仅贵阳市内埠站点,每年就可节约人工和设备费用约600万元。

通过构建农村分级物流体系、加强冷链建设、推进客货邮融合等方式,宏达物流遍布的网点也深度触达乡镇“最后一公里”,为贵州农产品上行开辟了绿色通道,还为当地村镇提供就业岗位达280人次。

同时,与传统物流企业平均持有货款3至5个工作日才完成结算不同,宏达通过“代收货款秒到账”等增值服务,将物流效率优势延伸至资金流领域,目前已服务超过3万家固定客户,重构供应链金融生态,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率,增强了客户黏性。

“甩箱”集货现场

从“车等货”到“货等车”,从“排队装货”到“即换即走”,宏达物流的“甩箱”模式是一场物流理念的深刻变革。

“未来,我们还计划构建‘人工智能+数据资源’的智慧物流体系。通过AI算法优化入库、存储、出库全流程,实现货位智能分配、库存动态盘点、拣货路径优化,结合AGV机器人、自动化分拣设备,提升仓储作业效率,降低人工差错率。”李红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管云

编辑 陈露

二审 江婷婷

三审 岳振

标签: 消费导报网 24小时资讯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