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动力电池运输不规范,包装运输成本高,是当前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乱象之一。”这是《中国汽车报》记者调查过程中,业内人士集中反映的问题。包装运输成本高,一方面原因是,废旧电池作为第九类危险品,其运输需要专用车辆,物流成本高于其他产品;另外,具备承运能力的车辆本身就很少,回收企业往往怕麻烦不愿意“折腾”。所以,废旧电池包装运输不规范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规范运输寥寥无几
废旧锂电池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其包装运输管理虽然不像危险废物那般严格,但鉴于锂电池具有一定的风险,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将锂电池归类为第九类危险货物,应采用II类包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运输单位应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运输车辆也应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证,车况要达到一级标准,车辆驾驶员和装卸管理人员以及押运人员要取得相应从业资格证。根据《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规范第1部分:包装运输》(GB/T 38698.1-2020),如果电池存在漏电、变形、起火、浸水等危险情况(B类电池),其包装运输还应有特殊防护措施。如B类电池应选用包括但不限于防泄漏包装、绝缘包装、防起火包装、防震包装、缓冲包装等,包装容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B类电池的运输车辆宜安装烟雾报警装置,运输时应备有封堵、吸附、人员防护等材料和收集容器,收集泄漏物,防止运输过程中产生污染。
“别说废旧电池,就是全新的动力电池,其包装运输也存在不规范的地方,而且是普遍现象。但因为新电池一般是固定运输线路,从电池厂直接运到车企的整车车间,再加上这些电池价值较大,又是企业急需的紧俏产品,发货方和收货方都非常重视,一些问题表现得并没有废旧电池这么明显,但运力不足、包装不规范的问题也普遍存在,更何况是废旧电池了。”一位长期经营车辆报废拆解业务的专业人士告诉记者,“按照规定,作为第九类危险货物的废旧电池,需要专业的物流公司、专业的车辆承运,而我们的物流运输都是找便宜的车型,有些就是包给个体运输户,因为专业电池运输车辆不但很少,而且费用也相当高。在监管不严的情况下,没人愿意费时费力地寻求专业车辆来承运。”
浙江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崔星星表示,作为相对高密度的能量载体,动力电池在回收存放、包装、运输等环节存在多重风险,每个作业流程和处理节点都需严格管控。根据国家相关规定,退役动力电池运输需要专用车辆和特殊包装,成本高昂。很多企业抱着侥幸心理,一是嫌麻烦,二是为了节约成本,并没有按照规范严格执行,更遑论那些“小作坊”。同时,符合相关要求的运输企业和车辆在整个物流行业也是非常稀缺的,很多时候,物流公司无法满足我们提出的运输需求。
缺乏监管 不规范操作无处不在
“有些地方对废旧电池这类危化品的监管并不严格,物流车一般都是夜间行驶,以逃避监管。只要不出现大的安全事故,也很少有人去查。大家也都默认这种省时省力的暗箱操作。”上述车辆报废拆解经营者透露,缺乏监管是废旧电池包装运输标准难以严格执行的根本原因。更关键的是,虽然国家层面已经有了相关标准,但具体到地方管理者,他们对废旧电池包装运输相关内容的了解还相对滞后,自然也就缺乏监管。
“这么多年来,对于传统燃油车废旧蓄电池的回收、监管一直存在很大漏洞,致使废旧铅酸蓄电池报废回收体系不完善,如今在锂电池行业,也不可能一下子做到完全合规。”崔星星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的动力锂电池回收多是流向非正规渠道,无论是电池回收还是梯次利用,多是没有资质、脱离监管的手工作坊接手。他们为了降低成本、提升利润,不仅在电池拆解、运输等环节尽量压缩成本,而且这些电池的去向也很少按照相关规定用于储能等梯次利用,很多都会作为利润更高的电动三轮车、两轮车电池继续使用。这批从业者游离在国家正规的回收、运输管理渠道之外,要加强对他们的监管难度更大。尤其是在运输过程中,因为国家并没有强制实施相关标准,回收流程很难合规。
事实上,即使有了相关标准和政策,在执行层面也很难落实,这不仅源于监管缺失,很大程度上也和管理者的创新思维能否跟上行业发展有关。以动力电池的出口运输管理为例,因为管理方式方法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运输不畅等问题。为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提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需要管理创新支撑。“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多数产业和技术领域,多是跟随发展,所以在管理上也都沿用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但是,现在我国正在走向科技自立自强,创新发展的道路,仅仅延用发达国家成功管理经验就不行了,需要在管理上进行相应创新,才能支撑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创新方式方法 提升包装运输效率
“我一直很欣赏京东的自有物流模式,当初为了提升消费体验,京东贴了很多钱去做这件事,现在已然成为京东旗下重要的业务板块。”在崔星星看来,如果说回收服务网点和处置基地是一个个孤立的“点”,那么还需一条条“线”将其连接起来,才能构成一张健全的回收服务网络,这一条条线便是物流。每年卖出3亿多只电池的天能,以自身几乎覆盖全国每个乡镇的营销网络为支撑,构建了自有物流平台天畅供应链,来解决废旧电池包装运输问题。
据了解,针对退役动力电池的运输,天畅供应链定制了专用车辆,在安全性设计上进行了特殊考虑,例如在车上配置了烟雾报警装置和危险电池防爆箱,能够有效阻断运输途中可能发生的安全和环保风险。同时,天畅供应链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随时提供回收服务,降低客户长时间存储的成本和风险。“虽然这样做成本高了些,但我们认为是值得的,任何投入都是相对的,一次事故可能让前期所有的获益毁于一旦,为了眼前利益而投机取巧,往往得不偿失。”崔星星如是说。
不过,并非所有从业者都能有天能这样的规模和能力去自建物流体系,对于更多废旧电池包装运输链上的企业而言,自建物流体系显然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目前看,共享不失为一个解决途径。“如果监管部门能提供一个有安全保障、价格相对公正的规范物流体系,我们是非常愿意参与的,毕竟交给安全的体系包装运输这些回收来的锂电池,不仅能提升安全性,也可以省去我们包装运输的烦恼。能合规合法谁又非得暗箱操作呢?”上述报废汽车从业者的心声是这条产业链上大多数相关方的共同意愿。在安全风险随时可能发生、企业渴望走向正规经营以确保企业生命力的情况下,构建一个有安全保障、开放的物流体系无疑是破解当前废旧电池运输不正规的有效途径。(记者:王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