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前沿技术不断增多,如何平衡汽车及零部件的技术创新与安全风险成为新的课题。
“现在有了新政策,对于加速我们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自主创新和技术迭代有实际帮助。”浙江艾华科技有限公司业务主管徐经理所说的新政策,就是4月1日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试行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
《通告》已经在行业内引发广泛反响。“《通告》为汽车产业在‘新四化’背景下加快融合发展,特别是对于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创新能力以及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认为。
政策落地带来利好
“现在,我们可以根据《通告》精神,向主管部门提出沙盒监管试点申请,将我们自主研制的新能源汽车电容、车联网零部件纳入沙盒监管范围,这既能督促我们加快产品迭代并提高品控质量保证车辆安全,也能节约新产品上市时间并节省不少费用,这其实是为企业减负。”徐经理向记者所言,其实是很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共同的境遇。
根据《通告》,申请进入沙盒监管的主要是汽车前沿技术或新功能新模式;申请进入沙盒监管的企业,包括相关汽车及零部件、互联网科技、数据服务、网络运营、软件与系统供应等。
“的确,沙盒监管不同于传统的无差别统一监管方式,该新模式更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零部件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行业进步。”曾参与汽车安全沙盒监管政策前期调研工作的中南大学交通运输研究中心研究员时蔚然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通告》所指的汽车安全沙盒监管,一般是指根据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申请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为一些汽车创新技术、零部件提供一个测试平台和测试周期,在不违反原则性准入标准和监管底线的基础上,鼓励汽车企业在不完全掌握零部件产品风险时,自愿开展这些创新技术零部件的进一步测试,最大限度地防范产品的实际应用风险。
《通告》规定,企业就前沿技术或新功能新模式申请进入沙盒监管,需要经过申请、评估、测试、报告、退出等五个阶段。
“沙盒监管可以对一些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相关的前沿技术、零部件进行深入安全测试,在一定程度上填补相关标准滞后带来的监管缺失,有利于监管部门更早地将相关前沿技术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纳入监管范围,更好地保障汽车产品安全底线。”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刘瑞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谈到,汽车不同于消费电子产品,其特殊性在于汽车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产品,在汽车安全领域引入沙盒监管新模式,实际上是促进参与试点的企业更加主动履行质量安全责任,接受监管部门的管理监督、跟踪评估和质量服务。通过相关各方共同努力,查找产品安全问题,改进产品设计、制造,降低产品安全风险。
为何试行沙盒监管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期。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突破350万辆,同比均增长近1.6倍。但随着汽车“新四化”技术的加速发展,汽车智能系统以及相关功能不断升级换代,一些智能网联汽车的软硬件缺陷也暴露出来,故障召回事件呈高发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召回共计59次,同比增长31.1%;涉及车辆83万辆,同比增长75.9%。其中,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问题占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的52.5%。
“当前,汽车产业‘新四化’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软件等新技术融合发展不断提速,传统安全问题与新型安全问题叠加,汽车安全形势复杂多变。”时蔚然表示,近年来,国内外已经出现了一些由自动驾驶系统、汽车数据安全、软件等新型零部件系统带来的威胁人身及财产安全的交通事故及安全隐患。因此,为更好保护消费者人身财产和社会公共安全,完善汽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安全监管方式,结合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在汽车安全领域试行沙盒监管制度,对于产业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
“沙盒监管概念由英国于2015年3月率先提出,其本义是一个‘安全空间’,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可以在其中大胆创新、示范试验,而不用受现有规则监管的约束。”刘瑞介绍,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汽车、能源、金融等领域积极推进实施沙盒监管。这一制度对在划定范围的“盒子”里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技术及新型零部件产品,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措施,并杜绝将问题扩散到“盒子”外面,属于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实行容错纠错机制,由监管部门对运行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管,以保证新技术的安全性并作出最终的评价。
“实质上,汽车安全沙盒监管是针对车辆应用的前沿技术进行深度安全测试的机制,主要目的是引导企业查找问题、改进设计、降低风险。”王青认为,作为传统监管方式的有益补充,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有利于更早地将前沿技术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纳入监管范围,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有利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倡导最佳安全设计实践。
助力企业创新提速
对于汽车安全监管沙盒制度的作用,相关各方面都有日益清晰的认识。
“如果还是以前的传统统一监管方式,不仅新型汽车零部件迭代容易形成一种慢节奏的循环,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也不利于国内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提升竞争力。”徐经理道出了企业的切身感受。
“沙盒监管的作用将体现在多个方面。”时蔚然表示,一方面,其有助于保护汽车相关技术创新。沙盒监管机制的测试项目除了整车,更多地是智能汽车的雷达、摄像感知系统、算法、模块、识别能力等,可以允许试点企业通过试错,给予容错空间,检验企业创新的实用价值和运营模式的可行性,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安全上路提供最大保障。另一方面,其可保障创新质量与加强监管紧密结合,建立运行数据驱动的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及零部件缺陷调查工作机制,有助于推进智能网联汽车OTA大数据平台建设。让新型技术最大程度发挥效用的同时,切实消除安全风险,提升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安全的整体水平。
“试行沙盒监管制度,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刘瑞建议,沙盒监管应当注重保护试点企业的利益,由于沙盒监管具备一定风险,监管需要企业具备这样的抗风险能力,如果能有进一步的措施为企业“兜底”更好。因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如同税务部门针对中小企业提出的减费降税措施一样,如果能有保护参与沙盒监管试点的汽车零部件中小企业利益的实际举措,将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这些中小企业参与试点的积极性。从而在行业整体上提升质量、安全、创新水平,有利于达成提升汽车安全水平的政策初衷。
事实上,早在2021年3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2020年全国汽车和消费品召回情况的通告》中就提出,将创新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召回工作方式,适时启动“沙盒监管”。“总体上看,《通告》的出炉,既符合我国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及相关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也改变了行业一向被动适应、亦步亦趋的局面,提高了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将对零部件及整个汽车产业发展产生新的推动力。”王青认为。(记者:赵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