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是国内汽车产业的新蓝海,随着解禁政策的逐步开展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释放,我国皮卡产业正在飞速前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产销数据统计,2020年皮卡销量达49.1万辆,同比增长8.6%,2021年全年整体销量达55.4万辆,创下历年新高。特别是在出口方面,销量连续增长,产品受到了海外市场认可。
今年4-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先后印发,文件两次提出“对皮卡车进城实施精细化管理,研究进一步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明确了皮卡解禁的大方向,国内皮卡市场再次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
好政策带来新发展,但新发展的背后亦有新隐忧。
皮卡成为汽车产业新蓝海
“皮卡市场较好的需求韧性主要得益于皮卡解禁的大背景,皮卡解禁于2016年拉开序幕,截至2021年末,已得到全国近百个城市的积极响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皮卡网总编辑谷国全表示,从2016年国家首次提出皮卡进城试点,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了皮卡解禁的队列,如今,皮卡已成为汽车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劲力量。
据介绍,目前天津、广东、辽宁、河北、四川、安徽、吉林、贵州、新疆、甘肃、湖北、河南、内蒙古等十余个省(市)先后提出研究落实皮卡解禁,其中天津、广东、四川、贵州、甘肃等省份为首次响应;加上之前已经放开的省份,全国各省均不同程度的放开(放宽)皮卡进城。
“面对近几年来汽车产业整体下行的压力,国产皮卡销量表现明显好于整体市场,并在政策放开、消费升级、需求升级的驱动下,呈现出规模增长的潜力,被普遍认为是国内汽车产业新蓝海。”谷国全说,皮卡车型正在成为国内车市新的增长极,不仅国内市场连年增长,而且在海外出口方面,国产皮卡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品牌皮卡已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了欧洲、中南美、中东、亚洲、非洲及大洋洲等地区,成为了当地的热门车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也认为,皮卡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市场,特别是在国内汽车增长乏力的情况下,皮卡市场表现出了新的增长点的特征,从产品力、消费人群、市场潜力三个维度看,很有可能成为继SUV、新能源产品之后,又一款在国内及国际市场表现优异的品类。
皮卡不仅有轿车的功能,也有越野性的通过性,同时,它又补充了微卡的拉货功能,站在交通拥堵和尾气污染的角度上来说,一车多用的皮卡可以有效的避免用户对车辆的重复购买。
“皮卡不仅皮实抗造、动力强,还能一车多用,是工程项目中的‘全能型选手’,更是千千万万工程人的致富帮手。”河北石家庄皮卡车主张鹏龙如是说。
渗透率不足2%
尽管我国皮卡市场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国际市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从近几年的市场情况来看,中国皮卡仍然是50万辆年销量级别的市场,但50万的量级远不是皮卡应有价值的体现。”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长城汽车皮卡品牌首席执行官张昊保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皮卡是最受欢迎、销量最大的汽车产品类型,也是最具活力的汽车消费载体之一,而在中国市场却并非这样。
张昊保进一步介绍,当前全球皮卡总销量保持在600万辆左右。其中在美国,皮卡销量份额占比达16%;在澳大利亚,皮卡销量占整个汽车市场约20%,皮卡文化积淀深厚;在泰国,皮卡销量份额占比达46%,是汽车市场第一大品类;而在中国,皮卡销量份额占比仅约为2%。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筹备组负责人李卫立也认为,由于皮卡“货车属性”的原因而备受限制,远低于全球7%的平均水平。在多重压力下,皮卡在国内变成了一个小众的、压抑的市场。
回忆皮卡的“前世今生”,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副处长谢国平介绍,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赋予了皮卡“货车”的身份,并沿用至今。在当时,中国经济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汽车几乎没有进入家庭,皮卡销量更是极少,且主要用于货物运输,是汽车工业中的边缘品类。
2000年以来,迫于环保压力、交通拥堵等原因,大中城市开始执行货车限行政策,皮卡因货车身份受到连累,这导致中国皮卡销量波动起伏。
时间回溯到2016年2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试点 促进皮卡车消费的通知》,规定将在河北、辽宁、河南、云南四省开展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试点工作。
“禁锢二三十年的皮卡进城政策终于松口了”,这一消息犹如一颗惊蛰春雷,敲醒了“沉睡”多年的皮卡市场。
据一名不愿具名的交警人士介绍,特别是《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正式实施,让皮卡迈出了身份转变的关键一步,让皮卡全面取消了进城限制。比如近期重庆已全面取消皮卡车进城限制,河北省也在全省范围内解除针对皮卡车通行限制,明确皮卡与小客车享有同等通行权。可以看见,越来越多城市加入皮卡解禁阵营,皮卡全面解禁大潮正在到来。
在这位交警看来,城市限行皮卡的主要原因主要是迫于交通拥堵、排放压力以及保护城市道路、树立城市形象,但是从目前开展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试点效果来看,皮卡解禁政策开放后,不仅没有造成道路交通拥堵,其带来的积极市场效应正在逐渐显现。
皮卡市场具有百万级扩容潜力
“皮卡解禁是释放皮卡活力的开始。”张昊保表示,解禁政策大量释放了消费需求,有两个显著成果:一是家商兼用、乃至工具车用户的乘用化需求逐渐被激发;二是以乘用、越野为核心的消费比例在逐年提升。
在张昊保看来,疫情影响和经济的短期周期影响下,虽然汽车产业受到一定影响,但从汽车产业的大周期来看,中国汽车消费逐步进入存量时代,多样化的消费必然成为汽车消费的趋势。由于皮卡可以提供越野、休闲旅游等场景化的功能体验,必然会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多元化的一部分,推动皮卡产品的高端化、乘用化。通过品类的差异化创新定义产品,必将成为行业的一个新机遇。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苑伟超也表示,今年以来,皮卡市场表现明显好于商用车各细分市场,在国务院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新一轮皮卡解禁热潮到来,且具备响应积极性明显提升、落地执行速度明显加快、开始引用新国标等特征。
例如:西安市引用《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对皮卡的通行精细化管理。也有很多省份和城市的落地举措非常彻底。例如重庆全面取消皮卡的进城限制,不受中心城区及其他区县城区载货限行规定的限制。河北省在全省解除针对皮卡的通行限制,享有与小型普通客车通行的同等权利。这些城市和地区为其他地区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榜样。
“自2016年皮卡开启解禁拉开序幕以来,陆续已有百余个城市放开、放松了皮卡限行,解禁省份市场的皮卡需求表现明显好于非解禁省份。皮卡解禁政策推动了皮卡消费需求的明显增长和用户认知的提升,皮卡市场具有百万级扩容潜力。”张昊保说。
解禁亟需全面落实
市场潜力很大,但行业目前仍需要政策帮扶。
虽然国务院一揽子政策下发之后,多个城市宣布加入解禁行列;多数由市交通管理部门直接发文,并附带详细的解禁方案,均于6月或政策发布之日起落地执行。不过在予以积极响应的城市中,附加条件的非完全解禁仍然占多数。从实践来看,皮卡解禁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需要行业共同努力。
“皮卡解禁不单单是放开皮卡进城,还包括通行权、路权、车辆管理等多方面配套政策的同步调整。”谷国全表示,目前,皮卡行业仍存在“解禁不彻底,部分地区政策存在反复”、“高速公路通行权各地不一致”、“取消反光贴、喷字未全国普及”,以及强制报废、一年一检等诸多待解决问题。尤其是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皮卡在技术上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并且皮卡在安全、节能、环保、舒适、动力、排放等方面均已达到乘用车水平,高端化、乘用化的转变让它们脱离了工具车的范畴,以堪比SUV的配置和性能重新定义了皮卡,所以面对上述问题,相关部门应给予皮卡与乘用车同样的“待遇”。
“根据2021年对皮卡解禁的课题研究,皮卡解禁整体在各地执行过程中也还存在很多不统一不持续的问题。同时地方公安交管部门对于解禁存在顾虑。”李卫立也认为,由于城市交通对皮卡路权的限制没有明确的定义,无法区分与一般轻型商用车的区别,城市交通管理中无法将其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
对此,张昊保持有同样观点。他告诉记者,首先15年强制报废、一年一检已经成为限制消费者购买皮卡的首要影响因素,是目前皮卡用户群体最迫切希望改变的政策。他建议将皮卡这类“多用途货车”独立管理,取消15年强制报废、一年一检等政策,并作为货车享受节假日高速通行免费等乘用车待遇。
第二,进一步规范皮卡市场,引导皮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现在《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已正式实施,皮卡迈出了身份转变的关键一步,后续还需更多省份采纳新标准,在执行层面与微型货车、轻型货车等类型车辆明确区分,并推动市场推出更加规范、更符合用户需求的皮卡产品。
第三,目前许多消费者对皮卡的印象依然停留在工具车,对皮卡多场景、多用途的用车场景认知和挖掘仍不足。中国皮卡文化尚待培育,需要让更多用户认知到皮卡不仅仅是一个商用“工具”车型,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呈现,着力打造皮卡用车文化环境,引导皮卡向乘用化和高端化发展。
第四,积极鼓励中国皮卡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皮卡是全球汽车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新车销量600多万辆,相比其他车型,皮卡更有潜力作为中国汽车品牌走向全球的突破口。张昊保建议国内解禁的政策能够持续的开展,培养出优秀的中国皮卡品牌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扩大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力。
“如果解禁能够在全国范围落地,那么中国皮卡市场的容量将能够达到百万级。” 李卫立也最后补充说。